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77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1603篇
基础理论   333篇
污染及防治   197篇
评价与监测   29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以天津市河道、水库为研究对象,在藻类增殖期采用连续流动法与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对水体中总氮进行比对监测,同时分析水中藻类分类和藻细胞密度。试验表明:虽然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的结果精密度基本相同,但二者之间的系统误差存在显著差异,连续流动法较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的测定结果低5.4%。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结果的相对偏差与水体中藻细胞密度呈正相关性,当水体中藻细胞密度﹥2.41×108L-1时,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相对偏差超过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宁建民 《劳动保护》2005,(10):66-67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煤矿立足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以电力、建材、高效农业为主的“煤基多元化”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饮用水源地爆发蓝藻水华时微囊藻毒素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固相萃取净化,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监测了宁波市两个饮用水源地爆发蓝藻水华时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监测结果表明,姚江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低,MC-LR和MC-RR没有被检出;梅湖水库水体中MC-RR也未被检出,采取措施后,虽MC-LR有时被检出,但最高时也低于国家标准值(1.0μg/L).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海水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方法。方法在0mg/L-4.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2%-104%,RSD为3.2%-8.7%。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兼性塘试验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出水BOD_5和COD均呈负相关;在温度不变时,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呈正相关(r>0.90)。  相似文献   
8.
代宁  吴传胜 《城市环境》2001,15(6):31-32
针对冲天炉熔炼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净化效率高且经济可行的冲天炉烟气多级复合除尘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长江支流沱江流域48个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的残留水平,探讨了其分布和组成特征及其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藻类有机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沱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总含量为3.17~127 ng·g-1,其中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s)类农药的含量为2.83~86.0 ng·g-1,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s)类农药的含量为0.340~40.9 ng·g-1.OCPs空间分布特点为:上游 < 中游 < 下游 < 支流.HCHs和DDTs的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沱江流域存在林丹输入的现象,主要来自于历史残留,这与绝大多数流域的DDTs的输入状况相似.OCPs含量与TOC、藻类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表明藻类有机质在TOC对沉积物中的OCPs分配中起更为重要的作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沱江流域表层沉积物的有机氯农药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可能对河流的底栖生物及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河口区陆基养虾塘从养殖期到非养殖期一年间的CO2通量变化,以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陆基养虾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采用悬浮箱/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养虾塘养殖期水-大气界面和非养殖期沉积物-大气界面白天CO2垂直通量进行原位观测.结果表明:①养虾塘在整个研究期间CO2通量变化范围为-62.87~162.81 mg/(m2·h),平均值为(42.66±18.12)mg/(m2·h),总体上表现为大气CO2的释放源,且呈非养殖期CO2通量平均值[(78.51±16.61)mg/(m2·h)]显著高于养殖期[(17.98±18.26)mg/(m2·h)]的特征.②养殖期间,养虾塘CO2通量呈"排放-吸收"交替变化的特征,而非养殖期养虾塘一直是大气CO2的净排放源.③养虾塘养殖期CO2通量时间变化特征主要受到ρ(DOC)(DOC为总溶解有机碳)、ρ(SO42-)、ρ(Cl-)、盐度、pH、ρ(Chla)(Chla为叶绿素a)的影响,其中,pH和ρ(SO42-)是其主要影响因子,而ρ(TDN)(TDN为总溶解氮)、ρ(TDP)(TDP为总溶解磷)、ρ(SO42-)对非养殖期CO2通量时间变化影响较大.研究显示,滨海陆基养殖塘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其排放通量多低于河流、水库等水生生态系统,但高于湖泊生态系统;养殖塘CO2通量受人为影响明显,其较高的变异性与养殖生物、饲料投放以及浮游藻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