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7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888篇
安全科学   2043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1256篇
综合类   3504篇
基础理论   634篇
环境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45篇
评价与监测   400篇
社会与环境   589篇
灾害及防治   4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法规的调研,在深入分析当前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框架结构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体系,重点关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监督性监测及应急监测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提出完善部门规章、健全核安全导则及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当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等内容。立足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需求,本文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解构为四大板块:绿色高效决策制度、生态有价评估制度、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与生态优先考核制度,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制度构建工作的具体内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将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系统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ABSS)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考察系统中主体的不同状态和行为特征、主体与环境的作用、主体之间的作用,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征,是进行复杂社会环境系统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ABSS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分类方法和开发工具等特征,总结了其供水系统发展、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居民用水行为、农业污染控制及人类活动的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利用该方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5.
灰色协调度模型在产业用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产业用水系统的时空动态发展规律,探讨其内部的协调关系,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对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性分析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往在利用协调度模型进行用水系统有序度研究时,通常采用两段叙述的线性分段函数表示,较不适用于描述产业用水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结构。因此,针对产业用水系统的特性,利用灰关联原理建立有序度函数,以建立更适于用水系统分析的灰色协调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1997~2005年产业用水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产业用水系统基本有序,发展比较协调,其用水综合效益较大,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其中,农业用水子系统的发展较为欠缺,在未来用水规划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对武钢第一炼钢厂100t转炉OG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和工艺参数调整,提高了OG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构成了其关键要素。本文基于PREEST系统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分析法。就中国1987~2001年度的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projections,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ly is expected to roughly triple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50, particularly when the generations who were born between the 1950s and 1970s move through the age structure, and also because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and fertility rates have fallen, population aging is expected to put pressure on government's fiscal balance through higher old-age security benefits and health-care expenditures. This work draws together the broad range of elements involved within a consistent framework, based on a computable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 structure. Further analysis using model simulation illustrates that the alternative schemes for the benefit rate, retirement ag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likely to be beneficial, and that an obvious slow-down in the growth of living standards is likely to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9.
Data on the existence of a specific system regulating the growth, size, and structure of enterobacterial populations are first summarized in terms of the chemical ecology concept formulated by S.S. Shvarts. The role of this system in transgene functioning is described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lux operon integrated into Escherichia coli. A relatively simple test for estimating such interactions is proposed.Translated from Ekologiya, No. 2, 2005, pp. 91–96.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5 by Pshenichnov, Maslennikova, Nikitina.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和三级子系统,内容涉及养老保险人数、机构设置、基金管理和代际平衡四个子目标。应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0-2001年养老保险建设状况进行评价,本文认为基金管理,行政管理和代际失衡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养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