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生态建筑的本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建筑必然要与自然融为一体,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还要主动地依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能量,从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提出推广生态建筑,提倡生态工艺,搞好城乡生态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人们科学认识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减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态问题。而在建筑设计领域.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4.
今年,秦皇岛市汤河公园“红飘带”入选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康德纳特斯旅行家》4月号评出的“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成为和英国温布利大球场等著名生态建筑齐名的国际景观。该项目还曾荣获了“2007年度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综合设计荣誉奖”,并被选为美国2008年第1期《景观设计学》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5.
董文茂 《环境》2005,(11):24-26
“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应用要注意因地制宜,而不能盲目追求发达国家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九○年下半年开始,金华市进行了生态建筑的调研和试点工作。实践证明,生态建筑是自身良性循环的建筑物,发展生态建筑,可以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得到较好的统一。一、金华市生态建筑的类型金华市生态建筑从无到有,逐步发展,逐步提高,目前已建成试点工程十一个,大致有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生态建筑及其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建筑的内涵出发,以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为理论依据,绿色生态住区为对象性,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生态设计理论和生态美学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并将绿色生态住区的构建视为生态建筑的观察平台,指出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考虑环境的生态、社会及其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围绕生态住宅和住区的5大主题(健康、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态良性循环、风水、生态文明)中的健康与自然和环境保护2个主题,从建材、布局和结构、服务与管理4个方面阐述维护人的身心和环境健康;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气、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方面阐述保护自然和环境的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生态住宅和住区的产生背景,提出生态住宅和住区是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以一树形图表示建设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所倡导的5大主题,即健康(人的身心和环境健康)、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态良性循环、风水(所选居住地与自然环境间存在的地理和生态关系)、生态文明。认为营建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是一类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的成分和技术组成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Ⅰ)背景、概念和要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生态住宅和住区的产生背景,提出生态住宅和住区是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以一树形图表示建设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所倡导的5大主题,即健康(人的身心和环境健康)、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态良性循环、风水(所选居住地与自然环境间存在的地理和生态关系)、生态文明。认为营建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是一类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的成分和技术组成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