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88篇
综合类   76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5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索农地投入的碳排放特征、增长机理及趋势预测,并提出减排对策对农业发展向低碳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STIRPAT和GM(1,1)模型解析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增长机理并做出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4年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25%,各类碳源中化肥累计的碳排放量最大,其次是农药;此外翻耕、农药、农膜、柴油、灌溉、化肥累计碳排放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68%、3.22%、7.47%、6.42%、2.57%、3.25%。农业人口、人均农业GDP、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农地碳排放,各因素每发生1%的变动会相应带来农地碳排放量约0.20%、0.95%、0.12%、0.98%和0.93%的变化。通过GM(1,1)模型对2016~2020年湖南省农地投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碳排放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预计达到430.43万t。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农地投入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毋庸置疑,自经济学产生尤其是20世纪以来,经济学所取得的进步比任何别的社会科学都要大。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由此,经济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一个没有“飞跃”的社会里,经济思想即便有所进步和发展.也只能体现在“量”上和发展程度上。就是说,只要经济学所依赖的经济形态没有变化,便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2030年高质量碳达峰是如期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根本基础。该研究以中国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样本截取时间为2006—2019年。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刚性约束,提出“共生-共治-共享”的分析逻辑,聚焦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共生排放特征,在碳达峰年度目标量化分解、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双重损益偏离识别的基础上,考察了碳达峰目标对碳排放损益偏离、大气污染损益偏离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治效应及共享路径。研究发现:①碳达峰目标发挥了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能够促进城市发展由损益偏离-损益均衡-精益降损的方向优化,发挥推动城市“劣者趋良、良者趋优、优者更优”的作用。②碳达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呈明显的异质性选择效应,在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环保重点城市、先发城市中能够发挥更高作用与更强影响。③碳达峰目标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享路径在于双视角下“调内”“匹外”式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阻断的全流程发力与外部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匹配。需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中紧抓“降碳”,优化设计多措并举、全程发力的多重共享路径,增强碳达峰减污降碳增效的多赢共治效果。具体包括:①强化源头治理,在源头上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②严控过程管理,破解环境规制级差引致的污染转移现象及损益偏离后果,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多轮驱动。③突出末端阻断,采取全过程治理、监控、减排措施,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减碳增汇。④动态调整实现内外匹配,环境政策要因时施策、因境而异、因地制宜,做到因事适时调整、因效精准调控。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2016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哈长城市群共计68个县级单元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计量模型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县级尺度城市碳排放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和动态空间溢出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碳排放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空间Moran''s I指数表明研究区城市碳排放存在高度的空间自相关,碳排放的高值集聚性呈降低的趋势.②位序规模法则表明,研究区全部城市的碳排放属于次位型分布,高位次城市的碳排放表现突出;在前十位城市的碳排放规模先减少再增加,由分散向集中演变.③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因素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固定投资和外商投资因素仅在时间固定模型中起到正向影响作用;技术进步以及路网密度因素则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④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位于低水平区域与高水平区域的城市在转移过程中保持稳定;位于中低水平区域的城市与高碳排放的城市相邻会降低转移概率,反之则会提升转移概率.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碳排放达峰路径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20—2030年,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实现碳排放峰值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北京市1995—2016年能源燃烧相关的CO2排放,总结了其达峰路径,分析了达峰过程中的各类驱动因素及其政策经验,提出经济转型是碳排放达峰的基本条件,政策执行机制是碳排放达峰的根本保障,消费行为引导对碳排放达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现行的环境费与环境税的性质及各自作用进行简单探讨,提出在现阶段不能简单地用环境税全代替环境费,而应该采取“税费并举,逐步推进”的方法,在环境费涉及不到的范围内设立环境税,且逐步扩大环境税种,同时针对现存的环境费(主要指排污收费制度)的不足之度,提出推行总量收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对环境与贸易以及国际环境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琳 《世界环境》2007,(3):96-96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星期一表示,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拒绝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气候条件并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话,电价可能从2020年起上涨75%。  相似文献   
9.
李琳 《世界环境》2007,(3):95-95
在下周的八国峰会召开前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周五推出了日本最新环保汽车,以向世人展示他的环保意识。安倍和日本经济贸易产业大臣甘利明轮流试驾了六款展车,这些车使用电池、清洁柴油、燃料电池、氢气或者生物燃料作为动力,属于零碳或低碳排放车辆。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部门也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所出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愈加向往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支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化.文章正是着眼于当前中国农业环境问题,先列举了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接着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排污税的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