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3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机务段担负着京山线丰台西至山海关间货运列车及部分客运列车的牵引任务,是拥有2500多名职工,配属107台内燃机车的大型机务段。在安全管理实践中,我们以“健全机制,强力运作,严格考核,达到安全管理有效性;确定关键,创立特色,全面控制,实现科技管理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30年前,他们在突如其来中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他们无所畏惧地直面了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今,当你听到唐山人平静的语调,看到唐山人坦然的神情,你会对他们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  相似文献   
3.
基于损伤指数的框架结构倒塌分析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有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已成为地震工程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逐渐发展,利用损伤指数研究结构倒塌破坏越来越受到关注。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损伤指数模型,分析了结构倒塌破坏的评判标准,提出了基于损伤指数的梁、柱及结构损伤演化规律的分析方法,为定量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商品房日益增多。然而,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现状却令人不容乐观。本文通过认真分析商品房抗震安全监管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桥梁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单柱式桥墩 ,通过 2 4根大比例的桥墩模型的伪静力试验 ,研究了其延性抗震性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这类桥墩的力—位移关系、滞回模式等变化规律。笔者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的动力抗震试验进行研究 ,其思路和方法 ,对提高和改善此类桥墩的抗震性、安全性以及工程抗震设计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前文所述试验中出现的破坏现象和试验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 ,研究了该类桥墩的力—位移关系、延性变形能力、抗力特性、滞回模式、耗能指标、损伤破坏模式 ,以及配筋率、箍筋布置、剪跨比等结构参量对该类参数的影响 ,进而为实际铁路桥梁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了必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与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多级设防目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以结构抗震目标可靠度作为设防参数;讨论了影响结构目标可靠度的因素,建议通过对工程结构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制定结构最佳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许多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位于地震易发区,地震给这些城市和地区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76年唐山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震易发区城市和地区的防震减灾基础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由地震波在地表传播引起的强震地面运动造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需要根据未来地震发生情况下的强震地面运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准确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时的强震地面运动是抗震设计和加固的重  相似文献   
9.
冯锐  肖莉 《防灾博览》2003,(5):21-22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0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正以90公里的时速驶入紧邻唐山的古冶车站,1400多名旅客已进入梦乡。突然间,司机发现前方的夜空中有三道耀眼的亮光闪现,蓝光粼粼,亮度能看清车身。这种多年行驶中从未见过的异常,使司机本能地果断拉下了非常制动闸,列车在呼啸的刹车声中,被一双巨手抓起来颠簸和晃动。紧急中,司机迅急松开大制动闸,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结前人防灾减灾设计的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基于分灾模式的防灾减灾结构设计概念。从结构可靠度的角度,特别是利用失效模式和安全构形的概念,对分灾模式和分灾单元的设计概念作了探讨。通过对典型结构设计的分析,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