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4月14日美国《Science Express》在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固体地核存在的直接证据的文章,题目为“An Observation of PKJK: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 Property”(对PKJKP的观测:关于内核剪切特性的推断)。作者是:Aimin Cao,Barbara Romanowicz以及Nozomu Takeuchi。文章第一作者曹爱民,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博士(导师是著名地震学家Barbara Romanowicz教授),他于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防灾科技学院任教,并参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钱家栋负责的九五地震学联合基金会重点科研项目《地震短临前兆可靠性及其物理判据和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及中美、中俄地震科技合作研究,1997年12月曾出访莫斯科执行中俄双边地震科技合作,2001年赴美留学。2004年10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地震学方面,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的战争,但总体上是以发展为主流。人类,凭借着才能和劳动将社会推进到今天,已经有了强大的基础,由此向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人类仍面临着许多未知因素,制约着这种发展,地震等自然灾害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把灾害及其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模拟单一潜在震源区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等效物理模型,给出了通过调整各次地震之间断层位移速率来拟合已有地震序列的方法。通过考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在未来一定年限内潜在震源区发生震级在不同震级段的概率预报方法。通过两种等效物理模型的对比,本文认为就工程地震危险性评定而言,可用简单的滑块-弹簧模型代替滑块-弹粘塑性模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哪些地震监测方法和手段?地震仪是如何记录地震的?各地震台测定的地震震级有时为什么不一致?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是怎样划定的?为什么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与水平如何?我国对地震预报发布有哪些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7.
根据西安市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西安市第四届“学术金秋”活动的通知》要求,西安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西安地震学会,于2007年11月1日上午在市政府礼堂举办了城市防震减灾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灾害学》常务副主编袁志祥做了城市防震减灾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大家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沈小七  刘东旺 《灾害学》2001,16(4):18-21
本文应用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方法,结合区域地震活动特点,在华东地区进行了分区实际预报效能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华东地区有5个区域通过R值检验,效果较好,有4个区域未能通过R值检验;并对通过检验的区域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对《防灾减灾工程学报》而言,2010年将是不平常的一年。自2003年由《地震学刊》改刊以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对学术界做出了贡献,推动了防灾减灾工程学科的发展,自身也成长为这一领域的优秀期刊。去年,《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组建了第二届编委会。这是一个新的高度,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宽频带地震台网建立的实时或准实时地震监测系统,要对地震危险性进行实时或准实时概率估计,提高短临预报水平,利用异地间电波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采取防震措施,减少地震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