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气臭氧层是世界环境问题热点之一。首先概括介绍了目前有关大气平流层臭氧耗竭机制的若干假说,然后对这些假说理论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国栋 《四川环境》1993,12(2):22-26
本文简述了大气污染与气溶胶的关系,论述了平流层气溶胶对地球辐射收支的影响,从而说明平流层气溶胶的光学性质的变化将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背景平流层气溶胶的光学常数和光学特性参数。并使用模式光学常数计算了3种火山模工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参数。同时,考察了这些特性参数对光学常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后向散射系数对光学常数的变化最敏感,对于某些波长,它的相对变化可比光学常数的相对变化大一个数量  相似文献   
3.
谢石 《世界环境》2012,(6):57-59
在距离地球表面15—50公里的高空平流层,有一层包围在地球外围空间的臭氧层。由于具有吸收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有害紫外线的功能,臭氧层对保护人体和其他生物免遭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短波辐射的照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地球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业南极上空平流层臭氧层不断减少,1998年9月臭氧洞的面积和深度达历史最高记录。平流层臭氧耗损会导致到达在面地的有害紫外线增加,损害人类的健康和破坏地球生态。介绍了了臭氧层损耗的机理、现状、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氟氯碳化合物的分解及对其损耗O3和臭氧消耗潜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本德  李金龙 《环境化学》1996,15(2):155-159
采用计数物种法模拟氟氯碳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分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CFC-22及CFC-11在在气中分解总量的2.77%6和98.23%是在20km以上区域分解,正是这一部分的分解产物向平流层引入了Cl原子、破坏了O3,对其臭氧消耗潜势(ODP)有着主要的贡献;研究结果还表明,HCFC-22与CFC-11在平流层破坏O3的效率有极大的差别,在本计算的条件下,平流层上部单个Cl原子破坏O3的相差近6  相似文献   
6.
速览     
《环境保护》2013,(11):6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的雨云气象卫星臭氧全球网格资料,从中截取中国大陆主体部分(69.375°E~139.375°E、14.5°N~54.5°N)的数据,分析臭氧柱浓度变化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1979~1998年,大陆主体上空区域的臭氧柱浓度下降趋势明显,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柱浓度下降速度较全国水平略快.假定其他缔约国均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前提下,以1980年臭氧柱浓度情形为基准,利用臭氧柱浓度与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预测了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与不履行两种情形下,2001~2050年中国上空臭氧柱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履约受控情形下,2050年大陆主体部分上空的臭氧柱浓度将与其1980年的水平相近;不受控情形下,柱浓度将持续下降,2050年整个大陆主体上空绝大部分地区臭氧柱浓度值均低于240DU.  相似文献   
8.
太阳入射辐射从根本上决定了大气的热力结构和组成状况.紫外线波长范围的辐射改变了大气中的分子分布,从而引起连锁的化学反应——尢其是对平流层中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同时为中间大气层提供主要的热源,而处于可见近红外波段的辐射则能到达低层大气和地球表面并使其增温.因此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对确定大气结构、  相似文献   
9.
聂鑫  毛前军 《环境科学学报》2022,42(11):372-382
平流层中的硫酸盐气溶胶在地球能量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自主开发的矢量辐射传输模型,重点研究对流层气溶胶类型、平流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太阳天顶角(SZA)和地表反照率等对平流层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和大气加热速率等辐射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层无气溶胶时,平流层气溶胶在大气顶层(TOA)的辐射强迫为-15.80 W·m-2,地气系统的冷却效应最大.对流层气溶胶为黑碳时,平流层气溶胶在大气底层(BOT)的辐射强迫最小,为-47.53 W·m-2,地表冷却最大.同时,平流层硫酸盐的辐射强迫导致对流层 降温,平流层升温,在模拟条件下,最大升温可达0.6 K·d-1.此外,结果还表明,平流层硫酸盐辐射强迫对AOD、SZA和地表反照率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平流层气溶胶在TOA和BOT的辐射强迫随AOD的增大呈线性减小趋势,但随地表反照率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AOD和SZA的增大会强化辐射强迫的作用效果,但地表反照率的增大可能会改变辐射强迫的正负,导致平流层硫酸盐对地气系统的作用效果从冷却变为加热.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囊体材料老化测试研究文献的充分调研,综述了囊体材料老化机理、老化试验方法、试验对象的选取、性能影响表征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老化后的囊体材料常用形貌表征、拉伸测试、透氦率表征及化学结构表征等4种表征方法。鉴于当前对平流层飞艇囊体老化研究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且大多研究在囊体材料老化性能验证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手段和方向,为浮空器囊体材料的可靠性测试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