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5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宜 《防灾博览》2002,(3):36-36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细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更是该季节的常发病。 肠道疾患主要是细菌污染了食品及饮用水,这些不洁饮食由于细菌的作用,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促成饮食物的感官性状恶化,营养价值降低,饮食用品严重腐败,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并且产生有害的毒性物质。痢疾、伤寒、肝炎等传染病都是通过不洁饮食途径传染的。 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细菌有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
警惕宠物病     
吴继星 《环境》1996,(5):17-17
“生活好了,养养宠物,有益身心,无可指责。”许多宠物爱好者如是说。日本、美国等国宠物热时兴较早,既领略了其中的情趣,也尝到了一些苦头。例如,仅美国每年被宠物咬伤者高达50万之多。可怕的是,许多感染巴斯德氏细菌病的患者,就是被宠物那看似无关紧要的轻轻一咬,其典型症状轻者引起咬伤处肿痛,重则导致发烧或引起并发症。重要的宠物有狗、猫、鸟类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虾塘底层残饵腐解对虾池水质的影响和更换虾池海水后底层水质质量的变化和清除覆盖于池底的残饵后池底底层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池底残饵的腐解,使虾池水质变坏,DO降至零,pH下降至6.0,达不到生物存活的水平。更换虾池海水后,池义东质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涂除池义残铒后,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大量硫化物又释放出来,仍然严重影响虾池的水质质量。数据表明,在养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虾饵  相似文献   
4.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7):27-27
有专家说虽然骨骼的主要无机盐成分是钙盐,但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的钙盐是有限度的,一般正常饮食所摄入的盐就能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大量服用钙片时,除少部分经肠道吸收外,多余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体外。再者,骨折的发生多由创伤或其他病理因素所致,并非是由机体缺钙而引起的。骨折发生后,骨折的断端还会释放出大量的钙质。同时,由于伤脚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土壤中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土壤中金属元素在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我国一些地区的6种土壤,利用in vitro方法(PBET和SHIME联用)研究土壤中Cu、Zn、Mn在胃、小肠、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研究显示,土壤中Cu、Zn、Mn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3.8%~63.0%、21.2%~64.4%、11.7%~35.6%;从胃阶段到小肠阶段,土壤中Cu的生物可给性提高了0.4%~14.4%,而土壤中Zn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降低了6.7%~38.7%。结肠阶段,土壤中Cu、Zn、Mn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4%~12.9%、5.7%~18.7%、6.2%~18.9%,与小肠阶段相比,分别降低了21.7%~56.9%、0.4%~36.8%、4.5%~19.1%。结果表明,在肠道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土壤中Cu、Zn、Mn在结肠阶段有较低的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污泥生物沥浸处理对病原物的杀灭效果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冠宇  王世梅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07,28(7):1539-1542
生物沥浸能够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同时可能对污泥中的病原物有一定的杀灭作用.通过测定沥浸过程中异养细菌总数及沥浸前后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沥浸作用去除城市污泥和制革污泥中的病原物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6~7 d的生物沥浸处理,城市污泥中的异养细菌总数从1.38×108个/mL降为4.43×106个/mL,制革污泥中的异养细菌总数从9.23×105个/mL降为4.26×104个/mL;总大肠菌群(TC)和粪大肠菌群(FC)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但蛔虫卵的死亡率并无明显变化.大肠菌群纯培养试验表明,沥浸过程中病原物的消减作用主要是由于沥浸作用产生的低pH环境,而与污泥中SO2-4和重金属浓度的升高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炼铝作业氟的危害状况,为工业性氟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氟作业环境作职业卫生学调查.采用剂量患病率寿命表法对866名电解铝作业工人工业性氟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该厂接氟工人工业性氟病的总患病率为1.73%,且患病率随累积接氟量的增加而升高,呈高度正相关(r=0.997,P<0.01).并据所求得回归方程(y=10.34InD-18.21)推算出接氟工人控制患病率时的允许连续工作年限和今后的发病趋势.结论 该厂电解铝车间氟危害较重,应加强卫生防护措施,并建议将车间氟最高容许浓度从目前1 mg/m3降为0.5 mg/m3为宜.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9,(5)
针对夏季霍乱、菌痢、乙脑等传染病和登革热等病媒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上海市卫生局4月20日作出部署,医疗机构5月1日前必须全部开设或恢复肠道门诊,而且"有泻必检",全部进行霍乱病原学相关项目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 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 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 四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12,(7):92-92
为什么紫外线照射容易致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紫外线照射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之间有联系,但死亡率未见增加。皮肤基底细胞癌也与紫外线照射有关,受紫外线照射后其发生率为正常对照组的1倍。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癌与DNA中形成嘧啶二聚体有关。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有正常的DNA修复系统可以清楚这种嘧啶二聚体,但在着色性干皮病病人由于缺乏切除嘧啶二聚体的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