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8年,我国开启新一轮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以来,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该如何抓的思考不断深入。本刊将刊发系列文章,回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以飨读者。随着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落幕,国务院又一轮机构改革启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归入历史。组建应急管理部,整合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的相关职能。很多同仁进行了热烈讨论: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有怎样的关系?如果"安全生产"成为"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应急管理"是其"今生",似有必要对其"前世"进行追溯,并从中探求成为"今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比较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采用元分析方法,基于34篇独立实证研究的15 032个样本,对常见的领导风格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安全遵守,相关系数从低到高分别为伦理型领导、变革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以及交易型领导;对于安全参与,相关系数从低到高分别为伦理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年龄、经济发展水平、行业以及研究设计调节了领导风格与员工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面临新转折,当前德班平台谈判将建立2020年后国际新减排制度框架。国际学术界出现"新气候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进程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能源体系的根本变革,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也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新气候经济学将探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寻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减排CO2保护全球气候的双赢路径。新气候经济学不仅关注国别之间减排责任和义务的分担,更重视各国在共同目标下创造和扩展合作共赢的空间和机会,探索各国合作共赢的机制和运作方式,分享低碳发展的经验、技术和机会。同时更加关注新国际机制对各国低碳转型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内在动力。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排放空间不足的挑战,碳排放空间成为越来越紧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大幅度提升碳生产率,即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减排CO2双赢的根本途径。新气候经济学将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碳生产率变化的规律以及提升碳生产率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新兴发展中国家CO2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体系变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战略选择,并已成为世界趋势,新气候经济学关注碳价对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激励作用,关注能源体系变革对各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能源安全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关注碳价机制对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利益扩展和共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和公众消费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社会低碳转型的关键,因此,新气候经济学也关注生态文明下的财富观、福利观、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理论支撑,关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和实施方式,关注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社会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物质生产方式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防》2015,(Z1):7-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一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具有蓬勃创造活力的民族,四大发明在世界发明史上熠熠生辉。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创新图强的步伐从未停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点燃了博采互鉴、以开放促进创新创造的火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创新让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5.
2015年,随着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持续发酵,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战略部署,相继提出针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力图主导全球创新体系。国内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部署和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技术创新基础将更加坚实,工业技术创新产出仍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的普及使人类初步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有利有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具有时代性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德育教学方法,同时也为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对网络时代的小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是想要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变革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呈现出膨胀式的扩展,特别是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下,不仅造成社会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而且造成城市土地的"碳汇"功能减弱,致使气候变暖、人居环境日益恶化。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利用规模与方向等方面,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生态环境现状,阐述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进而探讨构建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路径。认为:应从"减排"和"增汇"两方面着手,培育城市土地低碳利用观念,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构建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适应、公众参与"的城市土地低碳利用决策机制与模式,从而变革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9.
没有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为环境改善所作的一切努力将成为徒劳!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什么在中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无序竞争、产能过剩、高耗资源、损害环境的现象有增无减?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对于中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敞开大门,招商引资,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许多要素,我们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口号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我们别无选择。其实还有一个视角去观察“中国模式”,即三组动力叠加的发展模式:千万个企业靠内在冲动和外在强制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这是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特征。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建设是最不需要消耗多大物质财富的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环境保护法》,是上期《绿叶》特集关注之所在。这里的环境·保护·法,似奇实正,内里与本辑专题的三个侧重点同声呼应:环境是环境管理体制机构,保护是共同参与的利益诸方,法则是落实到环境领域的各项规章条款。探索这三者的共通点,我们就不得不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