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2):16-16
初步核算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 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 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6 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3 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  相似文献   
2.
部委传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消息,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8.1%:第二产业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34.1%。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15,(9):28-29
<正>据《劳动报》报道,上海职业病数量总体平稳下降,但KTV、酒吧等服务行业职业病数量增加,小微企业员工是高发人群。记者日前从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健康处获悉,上海职业病存在从第二产业这个主要区域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形势:电焊肺和噪声聋最多见随产业结构调整,各地职业病数量、种类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安徽省的最新调查就显示,该省职业病形势依然严峻,存在"旧病未了、又添新伤"的现状。据统计,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F0002-F0002
2013年,我国产业、区域、城乡等经济结构均有所改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就业结构的分析,揭示出山东省城市就业结构的一般规律。从对城市群各城市的分析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据较大比重,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较稳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总体上升,但其中的传统性行业的就业比重趋于下降而新兴行业比重提高。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崂山区产业结构量的方面来考察。表1给出了崂山区1993年~1997三次产业的比例。由表可见,崂山区经过多年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逐渐优化,但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生产性功能仍在不断强化。产业体系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结构,基本上属于资源开发导向结构,对自然资源和能源依赖程度高消耗量大。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08,(10):10-12
2005年,南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7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3.99亿元,增长19.1%。2006年,南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85.00亿元,增长17.9%。  相似文献   
8.
大型城市中心城区,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加工制造的第二产业多数已从中心城区转移到郊区郊县,而中心城区则是迅猛发展起来的物流量大、人员密集的服务业。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该区服务业产值已占全区总产值的92%,形成了服务业繁荣,商贸企业发达的经济格局,对此,中心城区安监部门必须根据这个实际,找准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09-I0009
2014年1月-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6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第二产业用电量266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第三产业用电量44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6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太湖流域江浙部分减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2007年太湖流域江浙部分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以万元GDP的COD排放量为指标定量分析了三产结构调整、工业结构内部调整对流域COD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2007年研究区域GDP总量17 532亿元,三产比例为2.6:56.6:40.8,平均COD排放水平为1.76 kg·万元-1.第一产业COD排放水平最高,达13.86 kg·万元-1,但第二产业COD排放量最大,远高于第三和第一产业,是水体有机污染的最大贡献者.情景模拟分析显示,增大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低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机械制造业等的比例,减少纺织、印染、造纸、饮料、食品加工等高污染行业的比例,可以有效削减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