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下水1, 1, 1-三氯乙烷污染问题,通过溶液插层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聚乳酸-生物炭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厌氧条件下协同胞外呼吸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去除水中1, 1, 1-三氯乙烷的效果;确定了材料的最佳使用条件;探讨了协同体系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零价铁和聚乳酸颗粒较为均匀地分散于生物炭表面;材料中生物炭、聚乳酸和纳米零价铁的最佳质量比为7∶1∶2,材料最佳投加量为1.0%,且其对不同浓度污染物均有明显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培养360 h后协同体系中1, 1, 1-三氯乙烷的最大去除率为94.61%;复合材料促进胞外呼吸菌的异化铁还原脱氯是协同体系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该铁基生物炭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协同胞外呼吸菌提高水中1, 1, 1-三氯乙烷的去除率,且具有良好的缓释长效性。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1):52-52
20世纪30-40年代,世界农林害虫旧趋严重,斑疹、伤寒霍乱、疟疾、鼠疫、黑死病、登格热等传播蔓延、扩散,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赫尔曼·缪勒经过4年多的苦苦探索,终于发现一种名叫“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即滴滴涕,英文名为DDT)的化合物对昆虫具有很好的致死作用而对大多数生物无害。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对二甲苯被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头痛、嗜睡、恶心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侵害人的神经系统,会引起困倦、头晕、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等。上述有害物质吸入量过大时,可引起全身不适、抽搐、呼吸困难,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4.
本方法研究了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三种挥发性卤代烃,采用填充气相色谱法以角鲨烷为固定液,用ChromosorbGAW-DMCS作为担体,在选定的条件下,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能完全分离.同时也能与经常共存的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完全分离而互不干扰。本方法的定性检出限是按全程序空白值标准偏差的3倍值计算。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的定性检出限分别为2.4×10-2ng、2.10×10-4ng、0.13ng,当进样量为20ul时,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10-3mg/1、1.08×10-5mg/1、6.48×10-3mg/l。  相似文献   
5.
自《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9年生效以来,使用溶剂的工业在淘汰CFC-113和1,1,1-三氯乙烷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淘汰工作需要政府和工业界在替代化学品和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强有力合作。对于各种溶剂用途(电子器件、金属清洗、精密清洗、干洗、粘合剂、涂料和油墨、气溶胶产品),本文侧重于:迄今为止在淘汰CFC-113和1,1,1-三氯乙烷方面的进展;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替代物;可能有助于淘汰这些受控物质的未来活动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植物(油菜)修复、微生物(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修复、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Tween 60))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对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污染土壤的DDT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以植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DDT去除效果最好,土壤DDT去除率达到52.44%;油菜不仅可有效去除土壤中残留的DDT,同时只在地下部分对DDT进行了微量吸收,但没有进行转运,防止了农药在油菜可食部位的累积,保障了食品与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1,1,1-三氯乙烷回收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锦  王正方 《化工环保》2000,20(1):22-24
介绍了已在彩色显像管生产线上配套应用的三氯乙烷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操作控制系统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再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生物炭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材料(Ni/Fe/BC),运用FTIR,SEM,XRD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将该材料用于水中1,1,1-三氯乙烷(TCA)的去除。表征结果显示,生物炭具有良好的空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防止纳米铁镍双金属颗粒的团聚。实验结果表明:Ni/Fe/B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生物炭、Fe、Ni的质量比1∶1∶0.01;在TCA质量浓度200 mg/L、Fe加入量1 g/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时,Ni/Fe/BC对TCA的去除率达99.2%,与未经生物炭负载时的39.1%相比显著提高;生物炭通过吸附TCA使TCA与双金属的接触增多,而铁腐蚀产生的氢被吸附在镍金属表面形成活性氢自由基,促进了TCA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不同的紫外光源(UV、VUV)活化Na2S2O8处理水溶液中的TCA(1,1,1-三氯乙烷),考察溶液初始pH、阴离子及HA(腐殖酸)对TCA降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UV/Na2S2O8体系和VUV/Na2S2O8体系中,TCA可分别在60和30 min内完全去除,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6和0.14 min-1;溶液初始pH越高越不利于TCA的降解;Cl-和HCO3-的存在能够抑制TCA降解,HCO3-的抑制效果较Cl-更为显著;ρ(HA)大于10 mg/L时能明显降低TCA的去除率. 2种体系均能使TCA基本脱氯,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