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张掖市某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掖市某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灌区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轻度污染水平,污染因子与污灌水特征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锦州市小凌河污灌区土壤实地调查采样,和多项目监测分析,采取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法划定质量等级,确定环境风险水平.指出污灌区土壤主要污染指际和受污染程度.进一步提出对小凌河水体污染的控制措施,确保灌区粮食质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沈阳张士污灌区土攘样品,采用欧共体标准局的三步提取法研究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污灌区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B1(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和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9.4%、26.4%和43.9%、44.3%.Cu、Pb主要以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66.6%和29.1%、25.3%.Cr以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4%和42.5%.元素总量和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为单一的镉污染土壤,且镉的可迁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4.
氧化渠技术的新进展和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般情况近十余年来,氧化渠技术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重视。它的发展很快,使用也愈来愈广泛。 1978年,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发表了Ettlich的“氧化渠厂与城市废水次级和先进处理过程竞争的比较”报告书。指出,“氧化渠能够始终如一地得到高水平的BOD_5和TSS(总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关遗传资源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将遗传资源管理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视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其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当地人必须共享遗传开发的惠益 ;二是严格遗传资源获取方式的管理;三是积极鼓励利用国外遗传资源。我国应认真借鉴澳、新两国经验:提高对遗传资源管理的认识;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的经验;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国内遗传 资源 管理的力度;积极发展自然保护区,重视生物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15年的实测数据,分析给出了长江河口控制站徐六泾悬沙浓度和组成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徐六泾站多年平均表层(2003~2017年)、中层和底层(2010~2017年)含沙量分别为0.07、0.07和0.13 g/L;表层(2004~2017年)、中层和底层(2009~2017年)的中值粒径分别为7.3、9.4和11.0 μm。研究期间,年平均含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洪季较枯季降幅更明显。其中2015~2017年均洪枯季表层含沙量较2003~2005年均值分别降低了57%和20%;表层含沙量在2008年出现明显降低的拐点,2008年之后的洪枯季表层含沙量较之前分别降低56%和44%。悬沙粒度具有一定的波动变化,但没有显著趋势性变化特征,或与样本数量限制和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地下水中典型抗生素分布特征与潜在风险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陈卫平  彭程伟  杨阳  吴玉梅 《环境科学》2017,38(12):5074-5080
应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北京市地下水内磺胺类(SAs)、氟喹诺酮类(FQs)、四环素类(TCs)、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等5大类抗生素.结果表明,北京地下水抗生素以SAs、FQs和TCs等3类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8.9%、100%和47.3%,其中甲氧苄氨嘧啶(TMP)、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检出率均在70%以上.污灌区地下水样点抗生素浓度显著高于水源地和南水回灌区样点,磺胺二甲嘧啶(SDD)和磺胺嘧啶(SDZ)在污灌区检出峰值达到236 ng·L-1和96.8ng·L-1.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抗生素污染风险较小,但在污灌区显示中等或高等风险等级.CIP应作为研究区地下水抗生素监测中的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8.
模拟排水沟渠非点源溶质氮迁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田排水沟渠是由水-底泥-植物组成的复合生态结构,其间非点源溶质的迁移转化对研究沟渠拦截、控制和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模拟排水沟渠静态实验为基础,以典型非点源溶质氮素为例,分析了实验期内水体、底泥及芦苇不同介质内氮含量变化过程,分析了底泥吸附与解析、芦苇生长与衰败等年内不同时期对水体中氮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了水-底泥-芦苇复合生态体内氮迁移及对水体中氮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底泥的吸附与解吸、芦苇生长的吸收和同化对水体中氮素浓度均有影响,10月之前这种影响表现为促使水体中氮素浓度降低,是水体的氮净化过程;10月之后这种净化作用开始降低,11月之后表现为促使水体中氮素浓度升高.同时,模拟沟渠水-底泥-芦苇生态体内氮迁移联系密切,任一介质内或介质间氮素迁移转化都会引起水体中氮素浓度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河套灌区土壤水和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水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田间土壤水及地下水在不同作物种植区、不同灌期等情况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水平衡特征,以春小麦、玉米、向日葵为典型作物,在河套灌区选取4块2亩的试验田,于2009年4-11月采集田间土壤及地下水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地块间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差别主要集中在5-9月的作物生长期.夏灌灌水量不足,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田间土壤水分变化属于“蒸腾蒸发消耗型”;秋浇期内水量充足,各地块各土层含水率均明显增加,田间土壤水分呈“入渗补给型”.各地块地下水埋深月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于优先流的存在,地下水对灌溉降水响应快.本文定量研究了区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灌区水平衡要素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可为灌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套灌区的主体为后套平原,总土地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河套地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氮、磷普遍超标。本文针对河套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