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8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了完善现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对错层位巷道布置下的煤与瓦斯共采系统展开研究,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覆岩运动情况,预测其开采围岩裂隙发育和瓦斯运移形式,提出了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构想。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随接续工作面的增加而增大,相邻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区呈现“O-L-O”形变化,多个相邻采空区覆岩出现大“O”形圈裂隙带;相邻采空区内瓦斯可实现相互运移,大“O”形圈裂隙带内赋存大量瓦斯气体;研究提出了地面钻井抽采瓦斯、走向高位瓦斯抽采巷和外错尾巷穿层钻孔3种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比传统巷道布置情况下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In this Forum, three scholars discuss how climate engineering will pose novel human rights challenges, and may well force reconsideration of how human rights are applied as a guide to action. Following a short introduction, the first section introduces three competing approaches to human rights, arguing views which emphasize fairness or attempt to maximize satisfaction are more promising than one viewing human rights as inviolable ‘side-constraints’. The second section draws lessons from climate migration that are relevant for climate engineering in terms of incorporating a human rights approach to duties, rights, and participation. The final section compares the ‘needs-based’ and ‘rights-based’ approaches to humanitarian work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engineering, raising concerns for duty-bearers and right-holders. The Forum’s conclusion draws together points of overlap and suggests a path forward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on this topic.  相似文献   
3.
LNAPL在砂质含水层中动态迁移的电阻率法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滨潮间带采集细砂,通过室内柴油泄漏模拟试验,利用自制电阻率监测系统对轻非水相液体在砂土-地下水系统垂向渗透过程进行电阻率变化动态监测;通过配制不同含油率砂土测定其静态电阻率变化规律,探讨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取样分析测定污染含水介质稳定后含水率及含油率,对监测结果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利用显微成像法对污染砂土进行了微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污染砂土微观形态上胶结现象明显;柴油渗透海滨砂土过程电阻率大小同含水饱和度,比电阻率和含油饱和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Archie公式拟合,n值分别为2.36和0.15;通过电阻率测定可以有效估算柴油透镜体厚度;电阻率随深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含油率和含水率的垂向分布.本研究为轻质油品储罐或者海上油品输运过程泄露造成的海滨砂土地下污染扩散过程监测及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也可为其他典型石油泄漏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法探测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粒径地表街尘中重金属在径流冲刷中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街尘及其径流冲刷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日显突出.通过对北京市城乡道路街尘及其人工降雨模拟径流冲刷过程中不同粒径街尘中重金属的分析,探讨街尘与径流冲刷过程中的粒径效应及不同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粒径颗粒物从"静态"街尘到"动态"径流中的颗粒物,重金属浓度呈下降趋势.街尘中重金属在径流冲刷过程中,存在溶解与解析现象,颗粒物粒径越小,减少比率越大,5种重金属(Cr、Cu、Ni、Pb、Zn)的减少比率分别为24.3%、56.8%、34.3%、22.8%、27.3%.街尘中的弱酸可提取态比例要略大于径流颗粒物中弱酸可提取态比例,部分以水溶态进入水体中.在径流冲刷过程中,水相溶解态重金属变化不大,水相颗粒态重金属含量随降雨时间径流过程迅速降低.固相颗粒物的重金属浓度随降雨时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粒径越小,冲刷率越大,最大为62.1%,最小为4.6%.地表街尘在径流冲刷过程中,小粒径颗粒物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较容易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研究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呈上升趋势,促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劳动力城乡流动会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继而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为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农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文章首先综述了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研究的历史脉络,并总结了国内外劳动力流动对农地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尚需研究的若干学术问题,即在方法上需要建立劳动力流动-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重视农户尺度研究,注重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中建立红树林植物无瓣海桑模拟湿地系统,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3种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污灌4个月,研究重金属Cd的分布、迁移以及湿地系统对Cd污染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污水中的Cd主要存留在土壤子系统中(约90%),只有很少部分迁移到植物体和凋落物中;无瓣海桑各器官中Cd含量在根部最高;模拟系统对污水中Cd的净化效果显著,在植物-土壤-水系统中,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组的净化率分别为96.04%、85.19%和92.24%,在无植物系统中,对应组分别为81.18%、85.46%和80.96%。  相似文献   
7.
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丹江口水库水位抬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移民问题是水位抬高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难题,存在政策法规、移民资金、安置措施、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制定可行的移民规划,确保移民的稳定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艰巨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源与污染总量日益增加、水质下降、支流库湾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等问题将困扰水库的运行与管理,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全方位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酸雨沉降条件下垃圾中重金属迁移过程,以重金属浓度变化为基础,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重金属浸出和淋出的地球化学迁移过程模型和地球化学迁移的数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重金属的浸出顺序为As、Ni、Cr、Co、Cd、Mn、Cu、Zn、Sn、Hg、Pb、Fe,淋出顺序为Mn、Co、Ni、Cr、Cu、Cd、As、Fe、Zn、Hg、Pb、Sn;对生活垃圾重金属浸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大多为指数函数、幂函数、二次函数,对模拟酸雨条件下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重金属的淋出建立的数学模型大多为二次函数、幂函数,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通过引进重金属元素释放系数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重金属淋出累积总量的模型,修正后的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的误差在千分之一以内,可用于预测填埋场内重金属溶出总量。  相似文献   
9.
腐殖酸及酸雨对贫铀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经过完善的贫铀迁移模型,研究腐殖酸(HA)及酸雨对贫铀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北京地区土壤)DU迁移到达9~11cm,分别添加2%、5%、10%HA的实验组DU迁移依次降低,分别为21~23cm、15~17cm、11~13cm,说明腐殖酸促进了DU迁移; pH值为4.0和3.0的模拟酸雨,分别使贫铀迁移至29~31cm及35cm以上,说明酸雨促进了贫铀迁移;在酸雨和腐殖酸综合作用下贫铀迁移仅到5~7cm,说明腐殖酸和酸雨综合作用抑制了贫铀迁移.  相似文献   
10.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is important to conservation because dispersal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pulation dynamics, microevolution, and assessments of extirpation risk and population rescue. Genetic methods are increasingly used to infer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becaus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have made them more advantageous (e.g., cost effective) relative to ecological methods. Given the reductions in wildlife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more recent drastic reductions from habitat loss,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accuracy of and biases in genetic connectivity estimators when connectivity has declined recently. Using simulated data, we investigated the accuracy and bias of 2 common estimators of migration (movement of individuals among populations) rate. We focused on the timing of the connectivity change and the magnitude of that change on the estimates of migration by using a coalescent‐based method (Migrate‐n) and a disequilibrium‐based method (BayesAs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when historically high connectivity had declined recently: (i) both methods over‐estimated recent migration rates; (ii) the coalescent‐based method (Migrate‐n) provided better estimates of recent migration rate than the disequilibrium‐based method (BayesAss); (iii) the coalescent‐based method did not accurately reflect long‐term genetic connectivity. Overall,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problems with comparing coalescent and disequilibrium estimates to make inferences about the effects of recent landscape change on genetic connectivity among populations. We found that contrasting these 2 estimates to make inferences about genetic‐connectivity changes over time could lead to inaccurate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