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与更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分析了云南西北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的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和更新的影响。调查区域出现了1级林窗(面积<50m^2)占36%,Ⅱ级(50-75m^2)21%,Ⅲ级(75-100m^2)19%,Ⅳ级(100-125m^2)13%和Ⅴ级(>125m^2)11%。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因林窗大小不同而导致小环境条件的差异,使林窗植被和更新与林窗干扰密切相关。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密度分布以及云冷杉更新苗的空间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林窗(Ⅰ级)的物种多样性比大林窗(Ⅳ级和Ⅴ级),中林窗(Ⅱ级和Ⅲ级)高。云冷杉更新幼苗以中,小林窗较多,且在小林窗中呈随机分布,主要分布在林窗中心和过渡区域(88%);在大,中林窗中则呈集群分布,主发分布在过渡区域,占44%-50%。同时,研究表明该区亚高山针叶林有效更新的林窗阈值面积大约为75m^2。图4表3参22。  相似文献   
2.
种子大小在森林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种子大小与个体发育、种群动态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不同大小的种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森林更新是维持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森林结构调整、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构建多功能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在安徽南部的岭南林场,选择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M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CF)、阔叶混交天然次生林(MB)和针阔混交人工次生林(MN)等4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群落类型,研究了不同更新方式形成的森林群落的碳储量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针阔混交次生林树干生物量密度最大,为(67.32±56.57)mg.hm-2,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最小,为(43.79±9.13)mg.hm-2,而马尾松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为(64.04±1.49)%。阔叶混交次生林碳储量最高,为(126.47±90.75)mg.hm-2;(2)4种群落类型中,阔叶混交林与马尾松群落碳密度最大,分别为95.67和98.21mg.hm-2,杉木群落碳密度最小,为55.41 mg.hm-2。阔叶混交林中的灌木层生物量碳密度最大,为(17.438±24.627)mg hm-2,马尾松林的草本层和枯落层生物量碳密度最高,分别为(1.326±0.431)、(5.517±2.846)mg.hm-2;(3)阔叶混交林群落的地下碳储量最高,为(10.5±9.8)mg.hm-2,群落地下碳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相应的群落地上碳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杉木林根茎比(R/S)最大,为0.21±0.01,杉木林群落中的灌木层根茎比(R/S)最大,为1.61±0.11;(4)在阔叶混交林中,株数密度与乔木层、草本层的碳比例正相关。在杉木林群落中,平均胸径、株数密度与乔木层碳所占比例成负相关。除杉木林群落外,灌木层碳含量之比与胸径及密度等调查因子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