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69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6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单力 《环境》2007,(6):86-89
广州市荔湾区环保局"保护发展、保护环境"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工作原则,以及"环境兴区"思想和"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在推进荔湾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莹 《环境》2007,(12):62-63
2007年11月14日,全球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西门子公司在广州宣布启动"绿色农村"民生工程,为有需要的农村地区提供安全的生活用水和节能方案,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伟利 《环境》2007,(6):19-21
广东境内河涌密布,对于环保部门而言,确保水环境安全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随着珠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广东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水环境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1936~1937年河南旱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在1936~1937年间的大旱灾给河南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此酿成的大饥荒导致食品奇缺、灾民遍地并大批饿死逃亡、伦理道德丧失.究其原因,除自然界气候变异的客观因素外,社会原因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统治者、侵略者的压榨与掠夺,致使国困民穷,无力抗灾;政府的防灾无能、救灾无力使灾情不断加重;水利长期失修、植被遭严重破坏使灾害难以抗御、亦加剧了旱灾.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 《安全与健康》2006,(6):附3-附8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安全生产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我市市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宽裕型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安全生产工作如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步,这是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段广云  朱晓龙  沈振宇 《安全》2004,25(2):10-12
高速公路危险品事故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公安、消防、急救、环保等部门,具有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边缘性.其处置难度大、危险性高、情况瞬息万变,稍有不慎,极可能给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危险品事故处置指挥体系,快速高效的实施危险品事故抢险施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16,(4):98
正江西省赣州中学创办于2010年,是赣州市教育局直管的公办完全中学,是赣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现有在校学生5800余人,教学班104个,教职工395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创校伊始,学校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和环保工作。近年来,该校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即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课程、绿色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10,(6):63-63
“2010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日前在北京启动。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将关注青藏高原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与需求,对珠峰乃至整个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以及教育予以援助,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作为党的宣传喉舌的电视新闻媒体,更应当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然而,以民生新闻报道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地面电视频道,在人文关怀的认识和实践中却存在误区。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展现人文关怀,既符合受众心理,也有利于新闻媒体自身社会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双赢"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