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基于网格法在后寨河流域挖掘了2 755个土壤剖面,并采集了22 057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后寨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受人为干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的制约。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密度(0~100 cm)总体上呈现以下规律:水田>旱地>经果林地>园地>草地>弃耕地>坡耕地>乔灌木林地>乔木林地>荒地>灌木林地>灌草地。后寨河流域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碳密度为8.70 kg/m2,低于中国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10.83 kg/m2,总有机碳储量为5.39×108 kg。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管理,可以增大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黄冲子小流域和工农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依据塘库修建时间(1955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时间(2000年)和~(137)Cs示踪技术,确定了小流域不同时期产沙量及产沙模数,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小流域的塘库沉积物~(137)Cs含量和产沙模数。研究结果表明,黄冲子小流域和工农沟小流域1955~1963年、1963~2000年、2001~2014年的产沙模数均呈下降趋势,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黄冲子小流域不同时期产沙模数均大于工农沟小流域,工农沟塘库沉积物1963年~(137)Cs峰值和表层泥沙~(137)Cs浓度均小于黄冲子塘库,主要与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侵蚀方式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库区小流域沟道侵蚀产沙量的定量估算,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综合治理新设计研究——猪沼果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旨思想改变了,其工作重心在于巩固和发展治理开发的成果,提升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增加治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于是将小流域的治理与生产联系起来成为了当前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文章对目前部分地区大力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在小流域治理方面的概念、发展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做了一些综述。总的来说,猪沼果模式能够增加农村的能源,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护绿植,促进小流域治理。  相似文献   
4.
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水蚀风蚀交错带是黄土高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和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其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加之晋陕蒙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鉴于治黄和煤田开发及生态环境整治的紧迫需要,以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为试区,分析研究了该区水蚀风蚀时空分布规律及脆弱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以防治水蚀和风蚀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防蚀固沙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丁桂冰 《福建环境》1995,12(3):9-10
根据8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对雁石溪及其支流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石质山区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特点,把开展生态建设、发展区域经济做为重点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措施结合植物措施、发展庭院经济,使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经济讯速发展,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良性运动。  相似文献   
7.
孟宗沟小流域是长江源头高寒牧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通过沟道与坡面两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增加地面、坡面植被,栏蓄径流,减少泥沙下泄,在防护效能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源源 《环境教育》2016,(Z1):110-112
正(一)在福建省南靖县,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客家土楼。它们因蔚为壮观的建筑规模、巧夺天工的建造艺术和神秘莫测的布局,令世人无不为之惊叹。在数以千计的客家土楼中,其中有一座最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它竟然建在松软泥泞的沼泽地上。这就是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的和贵楼。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抗生素排放量的估算是评价流域内抗生素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抗生素排放量估算方法尚不完善。本研究以梅江流域为例,建立了适合小流域尺度的典型抗生素排放量估算方法,计算了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向不同环境相的排放量并分析了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2016年梅江流域TCs排放量为8 558.1 kg,不同行政区抗生素排放量差异较大,其中梅江镇受人口密度及养殖密度影响,抗生素排放量最大,高达1 224.4 kg;同时流域内不同抗生素的排放量也有所不同,其大小顺序为强力霉素(DXC)土霉素(OTC)四环素(TC)金霉素(CTC);TCs受排放源、排放途径等因素影响,以进入环境水相及土壤相为主,其中进入水相中的抗生素主要来自人类及生猪粪便,进入土壤相中的抗生素主要来自生猪及三黄鸡粪便。梅江小流域抗生素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该研究为我国小尺度流域目标抗生素排放量的估算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腹地草堂溪小流域土地功能格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三峡库区腹地土地功能格局动态特征是促进库区土地功能优化、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草堂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0~2015年4期遥感影像和1∶5万DEM数据,借助ArcGIS 10.2与Fragstats 4.2软件,依据土地提供主要服务的差异性将土地功能划分为3个大类5个亚类,并分析研究区土地功能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25 a,研究区生态功能用地占绝对优势,面积增长1 541.96 hm~2,生产功能用地面积缩减1 844.19 hm~2,生活功能用地面积扩展302.24 hm~2;生物质生产功能用地和人工/天然生态功能用地间的转移关系是研究区土地功能转移网络的关键关系,决定着研究区土地功能变化特征;土地功能变化空间集聚特征时空差异性显著,生物质生产功能用地和人工/天然生态功能用地附近为土地功能变化热点区域,1990~2015年土地功能变化热点区向研究区西部推移;生物质生产功能用地、交通功能用地和住宅功能用地优势区间为中低地形位,中高地形位是非生物生产功能用地优势区间,人工/天然生态功能用地在高地形位占优势;较低地形位上景观异质性高、形状复杂,较高地形位上景观类型单一、聚集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