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 |
| |
引用本文: | 袁思宇, 沈国锋, 赵秋月. 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J]. 环境化学, 2014, 33(5): 724-730.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4.05.021 |
| |
作者姓名: | 袁思宇 沈国锋 赵秋月 |
| |
作者单位: | 1.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0029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1322)资助. |
| |
摘 要: | 在2011年秋季,连续24 h采集南京市区大气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采用IMPROVE-热光反射法(TOR),分析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京秋季观测期间PM10中OC和EC的平均浓度水平分别在23.3±11.0 μg·m-3和7.7±3.2 μg·m-3,PM2.5中,OC和EC的浓度分别是18.1±9.6 μg·m-3和6.6±2.9 μg·m-3.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市秋季的碳组分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浓度水平很高.观测期内PM10和PM2.5中的OC和EC的日变化规律与颗粒物的相似,趋势相近.OC和EC主要分布于细粒子PM2.5中,且EC比OC更倾向于在细颗粒物上的分布.基于8碳组分(OC1,OC2,OC3,OC4,OPC,EC1,EC2和EC3)分析结果初步判断,南京市秋季机动车汽油燃烧排放污染是EC1的主要来源,对南京市碳气溶胶贡献最大;生物质燃烧、工业燃煤,道路和施工扬尘是OC的主要来源,对南京市大气中碳气溶胶贡献较大;柴油燃烧是EC2和EC3的主要来源,对南京市碳气溶胶的贡献最小.
|
关 键 词: | 大气颗粒物 有机碳 元素碳 浓度水平 分布特征 |
收稿时间: | 2013-10-10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