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漯河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变化特征和来源解析
作者姓名:黄竞钢  薛爽  牛大伟  郑之龄  马志强  林伟立
作者单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漯河市环境监控中心, 漯河 462000;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北京 10008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5088,91744206)
摘    要:漯河市是中原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城市,近年来大气臭氧(O3)污染情势严峻.为此,于2022年7月在漯河市开展O3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观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并进行来源解析,为O3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观测期间φ(TVOCs)的均值为(16.49±5.73)×10-9. 其中,烷烃(33.7%)、含氧有机物OVOC(24.0%)和卤代烃(21.9%)占比前3.源解析结果表明,主要VOCs来源(贡献)分别有天然气(NG)使用(20.1%)、区域输送(14.8%)、溶剂使用(14.2%)、汽油车排放(12.3%)、工业排放(11.6%)、柴油车排放(10.5%)、液化石油气(LPG)使用(9.8%)和植物排放(6.7%). OVOC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自由基损耗速率(L·OH)贡献最大.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贡献(22.8%)是漯河市VOCs的首要来源,但其它来源复杂且相对均衡,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 键 词:挥发性有机物(VOCs)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来源解析  漯河  变化特征
收稿时间:2023-11-02
修稿时间:2024-01-03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