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区不同污染风险等级黄壤镉形态分布特征 |
| |
作者姓名: | 龚思同 付天岭 冯娜 刘桂华 付余霞 范成五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6,贵州雏阳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3,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
| |
摘 要: |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地带性黄壤的镉形态分布特征,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心区域——黔中地区进行了农田黄壤样品采集,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土壤镉形态及pH、钙、镁的分析测定,探究了喀斯特背景对黄壤中镉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黔中地区黄壤全镉为0.184~3.316mg/kg,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形态镉含量随污染风险等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1)。黄壤中的镉主要以残渣态及可还原态存在,可交换态镉占全镉的17.52%(质量分数,下同)~22.83%,且随着风险等级的提高,可交换态镉向更为稳定的形态转变。可交换态镉与全镁、可交换态镁均显著负相关(p<0.05),镁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壤中可交换态镉含量,对镉的生物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关 键 词: | 镉 黄壤 喀斯特 形态分布 活性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