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北强降水时空变化的特征和原因分析
作者姓名:邹立尧  丁一汇  王冀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北京100081;
3.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4. 北京市气候中心, 北京10008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2005DKA31700-08-05);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8M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079);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气象科技项目/成果管理评估系统2期”(GYHY201206032)
摘    要:利用东北地区近45 a(1961-2005年)4-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了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影响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环流特征变化。结果发现,东北强降水集中度与强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强降水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从空间分布上看东北雨季强降水集中度由东向西趋于集中。从时间变化方面来看,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强降水集中度处于低值区,而在1991年之后东北地区强降水集中度大多处于高值区。强降水集中期仅在1970年代处于低值偏多的时期。对于东北不同区域大部分地区(除东北西北部外)在1990年代之后集中度都有所增加,集中度大值年出现的频率增加,而东北西北部的变化正好相反。东北地区强降水集中度偏高时,东北地区整层处于低压中心,在东北东部海面上有高压存在。东北地区存在着偏西气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交汇,在40~50°N纬度范围内高度场呈"+-+"波动。集中度偏高时东北东部地区有上升的垂直速度中心,并且上升速度随高度升高(300 hPa以下)而增强。东北地区水汽主要来源于鄂霍次克海冷湿空气。在东北地区存在着水汽通量散度的负距平中心,形成水汽异常辐合区,有利于强降水的出现。

关 键 词:集中期  集中度  环流背景  水汽通量  
收稿时间:2011-09-09
修稿时间:2012-05-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