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工业污染特征与产业布局调整路径探析 |
| |
作者姓名: | 王信增 郭锐利 卓全录 王冰 |
| |
作者单位: | 1.濮阳市生态环境监控和应急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2.濮阳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3.河南省濮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河南 濮阳 457000 |
| |
基金项目: | 濮阳市2020年度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119) |
| |
摘 要: | 基于2017年濮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的方法对濮阳市行业结构特征、工业污染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濮阳市支柱行业为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36.92%,远高于其他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数量最多,污染物排放总量最高;颗粒物排放量占濮阳市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的33%,占比最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是濮阳市废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濮阳市废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濮阳市产业集聚区是污染物产排的重要区域,其污染物产生量占濮阳市污染物产生总量的95.49%,污染物排放量占濮阳市排放总量的63.05%。而非产业集聚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占濮阳市排放总量的36.95%,是精准治污的重点。针对濮阳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现状,提出,重新整合辖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继续做强石化行业,兼顾发展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行业;挖掘产业集聚区减排潜力,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非产业集聚区企业应因地制宜,政策引导,发挥中小企业自主能动性,提升环境质量。以期为濮阳市产业布局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
关 键 词: | 工业污染特征 产业布局 污染源普查 核密度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2-01-04 |
修稿时间: | 2022-05-11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