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的增温增雨对内蒙古温带草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张翠景 沈菊培 孙翼飞 王军涛 杨中领 韩红艳 张丽梅 万师强 贺纪正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 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 开封 47500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 开封 47500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6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956300) |
| |
摘 要: |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是草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特别是氨氧化过程的主要驱动者,对全球变化具有响应、适应和反馈机制.通过采集在内蒙古温带草原设置的长期增温增雨野外控制实验的土壤样品,应用定量PCR、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和克隆文库等方法研究氨氧化古菌和细菌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增温增雨的响应.结果表明,增雨显著升高了土壤pH,而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RFLP结果表明,增雨显著影响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增温和增雨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植物多样性与氨氧化古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变化-微生物-植物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研究结果预示土壤微生物对长期气候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对预测未来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 键 词: | 增温 增雨 交互作用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植物多样性 |
收稿时间: | 2017-02-27 |
修稿时间: | 2017-03-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