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双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黄苑, 张维, 王瑞国, 苏晓鸥. 双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2, 17(1): 60-81.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10324001
作者姓名:黄苑  张维  王瑞国  苏晓鸥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摘    要: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BPs)是合成碳酸聚酯、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原料,在商业制造中广泛使用。经过度排放污染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放大作用在动物和人体内蓄积。已经在水体、底泥、室内灰尘、食品以及动物和人体内检测到双酚A (bisphenol A,BPA)及其替代品或衍生物等多种BPs。BPs对性激素、甲状腺素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干扰效应,能影响机体生殖功能、性腺发育、神经行为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发展,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因子。多种BPA替代品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甚至比BPA更强,但缺乏全面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评估数据和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对BPs种类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内分泌干扰效应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双酚类化合物   污染现状   内分泌干扰效应
收稿时间:2021-03-2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