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9—2021年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作者姓名:饶永才  冯春莉  邓国庆  孙瑞  李辉  孟庆江  郁建桥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0;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19
基金项目: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会发展KC20057)第一
摘    要:徐州市地处四省交界,大气污染物来源复杂,颗粒物污染在气象条件不利时较为显著。通过地面观测数据、颗粒物组分连续观测、源解析及轨迹溯源等方法,对徐州市2019—2021年颗粒物变化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定量解析各类污染源的贡献,识别对颗粒物贡献显著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PM2.5各组分质量占比中二次无机盐和有机碳相对较高,其中二次无机盐SNA(SO■、NO-3、NH+4)占比达到59.1%~62.7%;水溶性离子总浓度逐年降低,但Mg2+和Ca2+浓度2021年分别同比增加2%和12.5%,说明扬尘污染存在反弹。秋冬季水溶性离子明显较高,Cl-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表明徐州市秋冬季受移动源、燃煤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共同影响。PM2.5中OC与EC质量浓度比为4.88~8.40,说明徐州市颗粒物受多源影响,柴油、汽油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燃煤排放对颗粒物贡献较大。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污染严重的1月污染物主...

关 键 词:PM2.5  颗粒物组分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区域传输
收稿时间:2022-05-21
修稿时间:2022-12-21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