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典型中小城市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杨永安 许肖云 胡艳丽 敬安兵 刘兵 张海柱 唐兆军 |
| |
作者单位: |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遂宁市生态环境安全应急中心, 四川 遂宁 629000;四川省遂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 遂宁 629000;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四川 成都 610041 |
| |
基金项目: | 四川省科技厅转移支付项目(2018SZYZF0001);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1E032);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级课题培育项目(22kA009)第一 |
| |
摘 要: | 为了解成渝地区中小城市VOCs污染特征及其来源,选取该区域典型代表城市-遂宁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9年不同时间不同功能区106种VOCs离线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市VOCs污染水平和时空特征,分析了VOCs主要成分及其对臭氧的影响,并进行了源解析。结果显示:(1)遂宁市大气中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9.4×10-9,8月的浓度较高,其空间排序为工业区>城郊区≈文教区。(2)OVOCs和烷烃是VOCs主要组分,占比达73.4%,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工业区不同组分浓度均高于城郊区和文教区,城郊区和文教区的同组分占比相差较小;丙酮和乙烷是VOCs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种,占总体积分数的37.8%。(3)VOCs组分对OFP贡献率顺序为烯烃>芳香烃>OVOCs>烷烃>炔烃>卤代烃>有机硫,前4类组分对OFP贡献率达97.6%,烯烃对OFP贡献率不仅每日最大,而且还呈现“城郊区>文教区>工业区”空间分布态势;异戊二烯、乙烯是OFP最大的物种,在不同功能区其OFP均高于其他物种,是遂宁市臭氧防治关注重点。(4)VOCs排放源及...
|
关 键 词: |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关键性物种 来源 |
收稿时间: | 2021-12-03 |
修稿时间: | 2022-11-1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