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流动电极的孔径分布对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王亮, 张子健, 王天玉, 胡承志. 炭黑流动电极的孔径分布对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3, 17(3): 795-805. doi: 10.12030/j.cjee.202212018 |
| |
作者姓名: | 王亮 张子健 王天玉 胡承志 |
| |
作者单位: | 1.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100017); |
| |
摘 要: |  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low electrod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FCDI)主要依靠流动电极的电吸附来实现离子去除。而其中流动电极的孔径分布是影响FCDI的脱盐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此,选择4种具有高导电性的炭黑(carbon black,CB)作为流动电极,考察了流动电极的孔径分布对FCDI脱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隔离闭合循环(isolated closed-cycle,ICC)模式下,脱盐性能与流动电极的比表面积呈正相关(r=0.918),并主要受介孔面积的影响。在单循环(single cycle,SC)模式下,FCDI的脱盐性能与介孔面积呈正相关(r=0.583),与微孔面积呈负相关(r=-0.725)。 当使用介孔面积最大的炭黑作为流动电极时,离子在流动电极表面的解吸速率升高了53%,FCDI的脱盐率提高了702%。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微孔存在尺寸小、吸附-解吸路径长等缺点,使被流动电极吸附的离子难以被快速解吸,从而抑制了在SC模式下流动电极的再生。介孔可强化FCDI在2种操作模式下的脱盐性能;而微孔却抑制了SC模式下的离子解吸,从而降低了FCDI的脱盐性能。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流动电极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孔径分布 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 脱盐 炭黑 |
收稿时间: | 2022-12-04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