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絮凝-电解氧化联合处理氰化提金废水
引用本文:周佳梦, 宋永辉, 张盼盼, 包进, 廖龙. 絮凝-电解氧化联合处理氰化提金废水[J]. 环境工程学报, 2023, 17(3): 774-783. doi: 10.12030/j.cjee.202211091
作者姓名:周佳梦  宋永辉  张盼盼  包进  廖龙
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 2.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22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19JLM-44);
摘    要:
采用絮凝-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氰化废水,主要研究了聚硅酸铝铁 (PSAF) 添加量、絮凝时间、pH、电压、电解时间、极板间距对总氰(CNT)、游离氰(CN)、Cu、Zn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制做了分析。研究表明,当PSAF添加量为2 g·L−1,絮凝时间为30 min,pH为9条件下,CNT、CN、Zn、Cu离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2.97%、100%、84.40%、34.88%。Zn(CN)42−、Cu(CN)32−、CN的吸附量分别为567.88、89.76、439.74 mg·L−1。以钛板为阴极,石墨板为阳极,采用一阴两阳体系对絮凝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实验,在电压为3 V、电解时间为2 h、极板间距为10 mm条件下,CNT、CN、Zn、Cu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1.70%、100%、99.15%、94.49%。
絮凝过程中Zn(CN)42−、Cu(CN)32−、CN的去除是由电荷中和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其中电荷中和起主要作用。Zn(CN)42−、Cu(CN)32−、CN-的化学吸附主要归因于其与PSAF水解产生的羟基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XRD分析表明,加入酸性絮凝剂PSAF的瞬间,部分Zn(CN)42-反应为Zn(CN)2沉淀。电解氧化过程中Zn(CN)42−、Cu(CN)32−破络释放的氰根会被阳极表面产生的O2、·OH完全氧化为N2和CO2,Zn、Cu离子在阴极板电沉积而被去除。


关 键 词:氰化废水   絮凝剂   聚硅酸铝铁   电解氧化
收稿时间:2022-11-06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