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成渝两地臭氧污染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陈木兰 李振亮 彭超 邓也 宋丹林 谭钦文 |
| |
作者单位: | 1.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47;2.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4005);;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2NSCQ-MSX0504); |
| |
摘 要: | 2022年8月成都和重庆呈现显著的臭氧(O3)污染差异,成都O3污染天高达20 d,重庆无O3污染天,本文从前体物排放水平和气象条件分析此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成都5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包含26种烷烃、16种芳香烃和10种烯烃)的总体积分数(18.8× 10-9)是重庆(6.6× 10-9)的2.8倍,总O3生成潜势(OFP=51.2× 10-9)是重庆(25.0× 10-9)的2.0倍,总·OH损耗速率(L·OH=3.9s-1)是重庆(2.3s-1)的1.7倍.成都OFP前3是乙烯、间/对-二甲苯和异戊二烯;重庆OFP前3是异戊二烯、乙烯和丙烯.重庆仅烯烃对O3的贡献率是60.7%,而成都烯烃和芳香烃的OFP分别是重庆的1.6倍和2.9倍.综上,成都VOCs总体积分数、大气光化学活性和O3生成潜势均较重庆高.②成渝两地L·OH排名第1均为异戊二烯,表明8月O3污染生物源贡献显著,但生物源排放活性与温度存在响应关系,8月14~24日重庆高温(38.3℃)使得生物源排放活性下降,而成都温度(34.9℃)加剧了生物源排放活性.③重庆水平、垂直大气扩散条件整体优于成都,且成都受到了区域性污染传输的影响.
|
关 键 词: | O3污染 影响因素 传输轨迹 前体物排放水平 O3生成潜势 |
收稿时间: | 2023-01-04 |
修稿时间: | 2023-03-0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