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碳纳米管高效活化高铁酸盐降解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张誉丹,吕文英,刘国光,肖震钧,张晋帆,刘德柱,巫健清,林子力,陈颖怡,刘铭浩,方政,陈平.碳纳米管高效活化高铁酸盐降解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4(2):11-20.
作者姓名:张誉丹  吕文英  刘国光  肖震钧  张晋帆  刘德柱  巫健清  林子力  陈颖怡  刘铭浩  方政  陈平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2176042,2207602);
摘    要:过往的研究表明,引入均相/非均相还原剂或额外能量来诱导Fe(Ⅵ)形成铁活性中间体(Fe(Ⅳ和Fe(Ⅴ))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处理会导致Fe(Ⅵ)的利用率低,需要创新的活化策略.基于此,本文采用碳纳米管(CNT)/Fe(Ⅵ)体系对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SMT)进行降解,并研究体系的作用机理和SMT的降解机制.研究发现,CNT可以介导从SMT到Fe(Ⅵ)的直接电子转移,CNT在体系中起电子介体而不是电子供体的作用.在50 mg·L-1 CNT和100.0μmol·L-1 Fe(Ⅵ)的作用下,5.0μmol·L-1 SMT能够在10 min内实现完全降解,它在该体系中的转化途径主要包括苯胺部分的氧化、磺酰胺键的断裂和Smiles型重排.另外,CNT/Fe(Ⅵ)体系在不同天然水体中都有较好的SMT去除率.本研究相关结果为活化Fe(Ⅵ)氧化污染物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关 键 词:高铁酸钾(Fe(Ⅵ))  碳纳米管  电子转移  磺胺二甲基嘧啶(SMT)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