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珠三角夏秋转换季臭氧污染成因及前体物减排策略分析
作者姓名:尉晴晴  杨威强  裴成磊  王新明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技术学院,广州 510300;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 510045;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大气光化学联合研究实验室,广州 510045;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 51006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
摘    要:为分析夏秋转换季珠三角地区臭氧(O3)污染成因及防控策略,以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为例,在综合观测基础上,使用盒子模型分析O3生消路径及减排方案. 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呈静稳气象条件且温度偏高,非常适宜O3的二次生成,并导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O3污染. 芳香烃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OFP)贡献最大,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是对OFP贡献最大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物种. 盒子模型分析发现污染期间O3平均净生成速率为23.2×10-9 h-1,峰值可高达39.2×10-9 h-1;HO2·+NO和NO2+·OH反应途径分别对本地光化学O3生成(51.2%)和去除(47.0%)贡献率最大,观测O3体积分数受本地光化学O3生成和以输出性为主的传输共同控制.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和经验动力学模型曲线(EKMA)分析可知,夏秋转换季广州市O3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芳香烃类对O3生成敏感性最大,其中甲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正丁烷和丙烯是影响O3生成的5大关键组分.削减情景分析表明,单独减少人为源VOCs排放最有利降低O3体积分数,但若在减排人为源VOCs后再强化NOx排放管控,则会使O3体积分数短时反弹,结果表明实施以VOCs减排为主的VOCs和NOx协同减排策略才能使未来O3体积分数持续降低.

关 键 词:珠三角(PRD)  盒子模型  臭氧(O3)成因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减排分析
收稿时间:2023-10-09
修稿时间:2024-01-1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