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温度对FBAR反应器的运行特性及古菌微生物群落影响
作者姓名:赵洪颜  李雪  李楠  刘虹豆  朴仁哲  许广波  李艳茹  王伟东  崔宗均
作者单位:1. 延边大学农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技术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3.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21B04);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41809)
摘    要:为探讨固定床厌氧反应器(FBAR)在不同温度下的运行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变化,比较了高温(50℃)、中温(35℃)、低温(4℃)3个温度阶段反应器产甲烷特性及古菌群落变化.结果表明;绝对产气量由大至小依次为高(50℃)、中(35℃)、低温(4℃),单位负荷产气量依次为中温(2.84L/OLR),低温(2.5L/OLR),高温(1.8L/OLR);甲烷含量依次为低温(74.5%)、中温(63.5%),高温(57.3%),不同温度阶段对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克隆文库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内部微生物群落的丰富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定量PCR分析表明:甲烷鬃毛菌是中温和高温反应器内的优势菌,低温4℃炭纤维载体和污泥中的优势菌都是甲烷微菌.从能耗、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低温条件更适合沼气发酵,而主要是以嗜氢产甲烷菌代谢途径为主.

关 键 词:固定床厌氧反应器(FBAR)  温度  运行特性  微生物群落  产甲烷菌  
收稿时间:2017-06-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