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6.8级地震农村居住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潘毅 袁家聪 林拥军 宋杰 朱立新 |
| |
作者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
| |
基金项目: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423,2022NSFSC0430)资助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30602/alternativeImage/08d4706b-d51f-4669-8d10-c8d116ae1493-f001.jpg) 2022 年 9 月 5 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了 6.8 级地震,对泸定、石棉、汉源等地区的农村建筑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分析农村建筑的震害,对评估烈度为Ⅵ~Ⅸ度区域 12 个乡镇 35 个地点的农村建筑进行了现场调查,总结了砖砌体结构、木结构、石结构和生土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并对 4 种结构的震害等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砖砌体结构房屋的严重破坏及倒塌占比为 4.2% 和 3.3%,且与构造措施有很大关系,未经正规设计且缺乏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出现屋面破坏、局部甚至整体倒塌,但设有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房屋保存较好;木结构建筑整体受损较轻,但由于本次泸定地震的竖向作用强烈,木屋盖破坏较为严重;石砌体结构和生土结构房屋,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比例较高,严重破坏占比分别为 7.2% 和 5.1%,倒塌占比分别为 10% 和 7%,破坏最为严重。![](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30602/alternativeImage/08d4706b-d51f-4669-8d10-c8d116ae1493-f002.jpg) 山体滑坡、落石等次生灾害对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是此次泸定地震的特征之一。针对此次泸定地震的破坏特征,建议农村建筑落实抗震措施,引入适用的新工艺;灾后恢复过程中,以房屋震损程度评估为基础,重建与加固相结合;同时,建议注重农村规划、选址的研究,降低地震次生灾害破坏;应当进行抗震科普宣传,加强农村工匠培训。
![](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30602/alternativeImage/08d4706b-d51f-4669-8d10-c8d116ae1493-f003.jpg)
|
关 键 词: | 泸定地震 震害调查 农村居住建筑 砖混结构 木结构 石结构 生土结构 次生灾害 |
收稿时间: | 2023-09-21 |
修稿时间: | 2023-10-11 |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