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福州清洁地区夏季和秋季VOCs浓度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作者姓名:钟雪芬  陈峰  丁晖  陈金水  卢登峰  许丽忠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 350007,福建省福州市环境监测站, 福州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环境监测站, 福州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环境监测站, 福州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环境监测站, 福州 350000,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 350007
基金项目:福建省环保科技计划项目(No.2013R003)
摘    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夏季和秋季对福州清洁地区鼓山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进行监测研究.鼓山夏季总挥发性有机物平均浓度为(262.57±256.71)μg·m-3,低于秋季(330.74±254.38)μg·m-3.两季平均VOCs浓度组成为烷烃(115.37±20.99)μg·m-3,含氧化硫烃(66.54±2.10)μg·m-3,卤代烃(63.17±13.96)μg·m-3,烯烃(34.20±5.50)μg·m-3,芳香烃(17.38±5.65)μg·m-3.VOCs浓度日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通过比较VOCs各物种的化学反应活性,发现鼓山站点两季中烯烃类浓度远低于烷烃,但其具有最大臭氧生成潜势,约为烷烃的3倍,其次是烷烃和芳香烃.此外,异戊二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亦大.对优势物种进行分析,并选取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环境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气团老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鼓山VOCs主要来源于交通源,夏季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远程输送,而秋季受局地交通排放源影响较大.

关 键 词:福州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化学反应活性
收稿时间:2015-05-19
修稿时间:2015-07-2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