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极褶皱角度对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
引用本文:邢心语,胡海冬,丁丽丽,任洪强.电极褶皱角度对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3):16-29.
作者姓名:邢心语  胡海冬  丁丽丽  任洪强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摘    要:以印染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褶皱角度对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系统(3D-EAS)处理印染废水的出水水质及DOM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系统电化学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揭示了3D-EAS对DOM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褶皱角度为30°时,系统具有最佳处理效果,出水TOC(23.78 mg·L-1)与TN(5.14 mg·L-1)最低,溶液电阻最小(2.11Ω),DOM的急性毒性由47%削减至8%.不同褶皱角下,各反应器出水急性毒性无显著性差异,但出水DOM的去除特征差异明显.R30(褶皱角度为30°的三维极板)和R60(褶皱角度为60°的三维极板)优先降解富里酸类、腐殖酸类性物质,而R90(褶皱角度为90°的三维极板)和R180(褶皱角180°为无角度极板)优先降解蛋白质类物质、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由DOM分子与急性毒性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可知,不饱和高氧类化合物和脂肪类化合物与急性毒性呈负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褶皱角可显著改变三维电极强化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3D-EAS中的优势菌属为Defluviicoccus、Sphingomonas、...

关 键 词:三维电极  褶皱角度  溶解性有机物  印染废水  活性污泥  生物强化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