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Spatial evolution and specialization division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in counties of Tibet,China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吴芳,潘志芬,李涛,燕欣瑶,马小林,唐淑,张富有.Spatial evolution and specialization division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in counties of Tibet,China北大核心CSCD[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4):935-944.
作者姓名:吴芳  潘志芬  李涛  燕欣瑶  马小林  唐淑  张富有
作者单位:1.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644000;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
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资助。
摘    要:从农业区域系统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的空间集聚和专业化,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西藏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和饲草4类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20年西藏农业统计年鉴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分析西藏农作物种植面积时序变化,基于1995-2018年统计年鉴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和74个县域空间单元,综合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区位熵及空间自相关模型,通过ArcGIS软件分析西藏作物种植空间变化及专业化格局.结果显示:(1)西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历年均占绝对优势,但呈逐年下降趋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整体呈波动性小幅上升,蔬菜和青饲料种植面积逐年明显增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含油料作物和蔬菜)、饲料作物比例从1995年的86:12:2调整到2020年的68:17:14.(2)1995-2015年间西藏粮食和油料生产重心较为稳定,未出现较大范围的地理迁移,其他农作物重心迁移距离较大,从东南向西北迁移416.7 km.(3)西藏农作物均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但在研究期内生产集聚及专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4)将西藏粮食、油料和其他农作物划分为绝对优势区、比较优势区、优势衰退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优势退出区、可种植区和无种植区8种类型.本研究表明西藏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明显,基于生产格局及演变趋势划定了专业化分区,可引导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对有效保障西藏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图6表5参26)

关 键 词:农作物  种植结构  时空变化  专业化分区  县域  西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