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3次突发性空气重污染过程对比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庞礴 郑有飞 殷华 王锦杰 颜雅琼 |
| |
作者单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00;宿迁市气象局,宿迁2238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00,泗阳县气象局,泗阳223700,宿迁市气象局,宿迁223800,宿迁市气象局,宿迁223800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气象局青年基金(No.KQ201916,KQ202016);宿迁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S201607) |
| |
摘 要: | 利用空气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0°×1.0°再分析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天气学等方法对宿迁市3次突发性重污染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宿迁"突发"空气重污染时,AQI级别由前一日的一、二级至第2日转为五级以上,AQI值迅速上升.②3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天气背景相似,高层为宽广平直的偏西气流,地面受高压控制,中低层风向和温度平流突然转变,且都有深厚的逆温层结;持续变化较小的气压梯度、较低风速、温度日较差及相对湿度的增大(150328过程(即2015年3月28日—4月1日污染过程)除外)为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提供了条件.③大气稳定度级别迅速变高和混合层高度迅速降低并维持,对污染物快速聚集有显著影响.④物理量诊断表明,污染发生前期上空为弱上升运动,随后迅速转为下沉运动,或气流下沉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升高,是空气质量迅速转差的重要动力因素.⑤内蒙古地区的沙尘远距离输送形成的污染,是造成150328过程与另外两次过程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
关 键 词: | 重污染 突发性 大气稳定度 混合层 远距离输送 |
收稿时间: | 2020-04-20 |
修稿时间: | 2020-05-1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