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流冲击力研究现状及讨论∗ |
| |
作者姓名: | 刘洋 游勇 王海帆 柳金峰 李新坡 赵曙熙 谢艳芳 刘林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7022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 酒泉 73275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661144028)、四川省国土资源厅“8.8”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技支撑研究课题(KJ-2018-24)、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十三五项目(SDS-135-1701)资助 |
| |
摘 要: | 颗粒流包括滑坡、泥石流、碎屑流、雪崩等,通常对桥梁、公路、居民区具有较大危害。分析了颗粒流的运动过程及其侵蚀、堆积和爬高等特性;此外,对颗粒流冲击力计算模型及其野外观测结果进行阐述。结果表明:现有冲击力计算模型认为冲击力在结构全断面呈均匀分布,忽略了颗粒流的运动特性对冲击力的影响;大块石冲击力计算忽略了颗粒破碎和浆体垫层效应对冲击力的影响,造成巨大的计算误差;由于传统传感器的缺陷,现有野外观测结果也存在较大误差。对此本文提出野外观测需要通过引入或开发新式压力传感器以得到更准确的颗粒流冲击力大小及其分布形式,从而更精确的修正理论模型;理论计算模型研究工作需要考虑颗粒流浆体的垫层效应、流体与基底的相互作用及块石冲击破碎等对流体冲击力的影响,从而推导出更准确的冲击力计算模型,指导工程实际。
|
关 键 词: | 颗粒流 冲击力 计算模型 运动特性 |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