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大气反应活性及源解析 |
| |
作者姓名: | 高亢 章慧 刘梦迪 赵晓宇 吴婷 贾其娜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3;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3;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3;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3;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3;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3;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芜湖241003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D111);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gxyqZD2018011) |
| |
摘 要: | 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对芜湖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观测,探讨其污染特征、光化学影响和来源.结果表明,芜湖市大气中VOCs全年平均体积分数为27.86×10-9,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31.16×10-9) > 夏季(28.70×10-9) > 冬季(24.75×10-9) > 春季(24.04×10-9),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峰值在08:00~09:00时与18:00~19:00时出现,与交通流量的变化有关.芜湖市大气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为255.29 μg ·m-3,不同组分对平均OFP的贡献率排序为:芳香烃(48.83%) > 烷烃(21.04%) > 烯烃(18.32%) > OVOCs(11.47%) > 卤代烃(0.35%).总气溶胶生成潜势(AFP)为1.84 μg ·m-3,芳香烃贡献率最高(87.69%),其次为烷烃(12.31%).苯/甲苯/乙苯(B/T/E)比值表明,芜湖市大气中苯系物的主要贡献源为机动车排放源和工业排放及溶剂使用源.源解析显示:油气挥发源、机动车排放源、溶剂挥发源、LPG排放源、植物排放源和二次生成源对采样期内的VOCs贡献率分别为11.57%、34.53%、16.63%、20.76%、3.54%和12.97%.
|
关 键 词: | 芜湖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OFP) 气溶胶生成潜势(AFP) 源解析 |
收稿时间: | 2020-02-13 |
修稿时间: | 2020-05-26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