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毒性评价
作者姓名:薛柯  薛银刚  许霞  江晓栋  刘菲  施昕澜  顾铭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
基金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2-0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2015-9);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NHB-118);长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化学品监测评估及控制对策研究项目(2017024)
摘    要:为了准确评估厌氧-缺氧-好氧(A2/O)处理工艺对废水毒性的削减效率,采用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实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和小鼠L929细胞毒性实验进行测试,结合理化指标,通过毒性当量(TU)法、平均毒性(Av Tx)法、毒性指数(Tx Pr)法、最敏感测试(MST)法和潜在生态毒性效应(PEEP)法对常州市6家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综合废水、化工废水、制药废水)进水和出水的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敏感程度最高,3种受试生物的毒性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理化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仍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效应,出水毒性较大的是综合污水处理厂,排入受纳水体后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A2/O处理工艺对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毒性削减较好,其中对制药废水的毒性削减最高,Av Tx、Tx Pr、MST和PEEP的毒性削减率分别为99.45%、99.64%、99.48%和69.66%。与Av Tx、Tx Pr、MST法相比,PEEP法能够更综合地评价废水毒性。

关 键 词:废水  毒性评价  成组生物毒性测试  潜在生态毒性效应法
收稿时间:2019-09-16
修稿时间:2020-05-28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