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爱胜蚓对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代谢的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响应 |
| |
作者姓名: | 陈娟 史雅娟 吕永龙 和娇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148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303106);国家重点基础性科技专项(No.2013FY111100) |
| |
摘 要: | 运用核磁共振一维氢谱研究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急性暴露与亚急性暴露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代谢影响.通过设置不同剂量TBBPA进行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投影分析法(OPLS)比较急性和亚急性暴露下蚯蚓的代谢差异,研究蚯蚓代谢水平与暴露剂量的关系,以找出差异代谢物作为TBBPA毒性效应的代谢标志物.结果表明,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均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剂量染毒组间的代谢差异,且TBBPA暴露剂量越大,蚯蚓体内代谢与空白组的差异越大.急性暴露和亚急性暴露后,亮氨酸、赖氨酸和甜菜碱等代谢物剂量随TBBPA剂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亚急性暴露中的变化幅度大于急性暴露.TBBPA暴露剂量为100 mg·kg~(-1)时,赤子爱胜蚓受到毒害作用,体内代谢物变化显著,代谢平衡遭到破坏,差异代谢物对毒性效应的指示作用比较敏感.甜菜碱、亮氨酸和赖氨酸可作为标志性代谢物揭示TBBPA对赤子爱胜蚓在渗透压调节、能量供给以及免疫功能方面的毒性效应,为进一步探索TBBPA毒性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
关 键 词: | 四溴双酚A 赤子爱胜蚓 急性暴露 亚急性暴露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
收稿时间: | 2016-04-14 |
修稿时间: | 2016-05-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