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系统聚类方法划分中国PM2.5防治区域
作者姓名:陈杨  单春艳  白志鹏  任丽红  孟露露  吴晓璇  赵佳佳  李洋阳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固定污染源烟气细粒子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研究"之子课题"污染源排放细粒子的组成特征和排放总量研究"(201409014-04)
摘    要:中国各城市细颗粒物(PM_(2.5))环境空气质量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域污染特征。合理划分PM_(2.5)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区域性大气环境管理,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2015年全国108个重点城市大气PM_(2.5)的日均浓度数据,使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城市的PM_(2.5)全年污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划分出不同防治区域。依据聚类分析的3项原则,综合比较4种不同聚类方法及结果,最后提出可以划分出8个PM_(2.5)污染防治区域:a赣鄂湘接壤地区(长株潭及周边城市),b成渝及周边地区,c粤桂地区,d闽浙沿海城市群,e东三省地区,f长三角地区,g山东及周边地区,h京津冀、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城市群。

关 键 词:系统聚类  PM2.5  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  中国
收稿时间:2016-06-01
修稿时间:2016-09-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