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都资本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引用本文:王化淳.成都资本市场发展对策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1(1):21-23.
作者姓名:王化淳
作者单位:王化淳
摘    要:据专家分析,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可能保持在7%-8%。如果企业将现有直接融资比例扩大一倍,则A股市值有可能超过GDP总值(目前A股市值约为GDP的1/2)。而在这一阶段,银行不再可能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承担全部金融风险,企业长期投资资金将主要来源于资本市场,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能力将是企业生存壮大的关键。   由封闭式市场向国际化方向演变 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将在以下方面产生结构调整:首先是融资企业结构的大调整。前些年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企业主要是国企,虽然其中有一些国企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多数是为“脱贫”而上市,机制和产业落后,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市盈率始终居高不下。随着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这些企业或是通过重组焕发生机,或是彻底退出证券市场。与此同时,大量代表新经济方向的企业将进入证券市场(创业板是这方面的代表)。二是投资群体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资金与个人投资者资金的比约为1∶3,个人资本是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最近,管理层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开放式基金即将推出,社保基金允许入市,今后三年内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会迅速扩大。第三个变化是管理层的管理方式将由行政性的调控转向以市场监管为主。过去的中国证监会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机构,不仅管计划、管审批,还管证券指数。过去每当证监会集中发行股票,投资者就明白证监会可能认为股指涨得太快。现在证监会已把大量的职能转移到交易所、券商或其他部门,主要集中精力搞好市场监管。上述变化的总趋势是市场化,其结果将进一步加剧证券市场竞争。由此,西部地区如无重大举措,在证券市场上的份额将进一步缩小。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政策扶持与资源整合 尽管成都市已有上市公司19家,但迄今为止证券市场融资总额不到25亿元,在A股市场融资总额中所占份额不到1/200(全国通过A股市场融资总额已接近6000亿元),这是对上市公司资源的巨大浪费。在增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方面,上海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1997年前,上海的上市公司与成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数量多,但规模小、质量不高,许多企业原是街道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以中小企业居多。到1997年时,近1/3的上市公司失去配股资格。1997年上海上市公司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十一项政策,重点是鼓励重组和增资扩股,一些遗留问题由政府与收购方共同分摊。上海在重组工作中非常注重企业的结构调整,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增发新股和配股,而报批项目则由政府提供。现在上海的公用设施建设基本上由上市公司充当主角。如自来水靠原水股份,闭路电视网和宽带网建设靠东方明珠,公交营运靠大众交通,能源建设靠申能股份,政府在公用设施方面的负担大大减轻。近两三年增发新股的企业上海占全国总额1/3,一些原来的微型上市公司如爱使、飞乐、华晨等现在都变成了超级大盘股,公司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