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南地区旱涝特征及其趋势预测
作者姓名:刘琳  徐宗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旱涝事件集合应对战略研究”(2012-ZD-13)。
摘    要:应用Z指数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合REOF方法和Hurst 指数对西南地区旱涝等级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SPI 和Z指数的计算结果和现实情况较一致,从多年平均值来看,云南的中甸及四川的石渠、德格等地干旱指数处于低值区,属重旱区。贵州和广西及云南南部部分地区属易涝区。逐年的SPI 和Z指数结果大体一致,2000 年以后,干旱指数波动较大。通过REOF分析,Z指数的分布大致分为川西区、川东(包括渝)区、云贵(包括广西北部)区、广南四个区域。云贵区Z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涝情呈减弱趋势;川西区在1964 年至1973 年间干旱严重,1995 年以后变化相对稳定,但干旱也时有发生;川东区旱涝变化不显著。经Hurst 指数分析,西南五省市未来的旱涝情况大致为干旱程度呈逐步加大的态势,洪涝程度呈较弱的逐步减小态势。

关 键 词:Z指数  Hurst 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REOF  西南地区  
收稿时间:2013-06-06
修稿时间:2014-02-23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