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四化”建设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姓名:孙才志  张灿灿  郜晓雯
作者单位:1.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连 116029;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 1160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AJY010)
摘    要:采用2000—2016年中国30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四省区)的数据,构建四化指标体系,计算四化发展指数,进行地区四化水平评价,通过OLS和GMM回归模型考察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同时设置四化之间的交互项来识别四化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从四化水平的地域发展差异上来看,中国四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格局,水足迹强度的分布与之类似,说明四化水平发展与水足迹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其次,计量模型显示四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每一化对于水足迹强度改善的影响大小不一;第三,以交互项衡量的四化相互作用对于水足迹强度的影响作用为正,表明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效果逐渐趋于收敛。因此,优先提升落后地区的四化水平,以四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水足迹强度的降低,能够有效降低我国总体水足迹强度水平。

关 键 词: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水资源  四化交互  工业化  城镇化  计量回归  
收稿时间:2018-12-14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