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碳排放权交易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邓又一  董康银  孙倩  薛进军
作者单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能源减贫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批准号:HZKY2022000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11引智工程(批准号:B18014);
摘    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是当前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以实现碳减排为导向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简称“碳排放权交易”)不仅会影响区域碳排放水平,也会加速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变化产生影响。为此,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对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9—2020年中国402个地级市(区)的统计数据,该研究系统测算了中国区域内(省份内)和区域间(省份间)经济发展差异,并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此外,进一步从地理位置差异和地区产业类型差异两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正在缩小,区域内发展差异是引起整体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各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区域内发展差异明显,而北京、上海等地的高速发展使其与其他地区保持较大的区域间发展差异。(2)碳排放权交易能够缓解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该过程存在传导效应,即其会先影响区域内发展差异,随后影响区域间发展差异。(3)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通过降低工业产业集聚水平、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对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产生影响。其中,仅工业产业集聚水平的下降可同时缓解区域内和区域间发展差异。该研究揭示了碳排放权交易与区域发展差异的联系及影响机制,为中国优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扩展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碳排放权交易  区域内发展差异  区域间发展差异  双重差分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