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水库型湖泊中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特征差异 |
| |
作者姓名: | 卢松 江韬 张进忠 闫金龙 王定勇 魏世强 梁俭 高洁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of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me,SE-90183,Sweden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307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5422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XDJK2013C151);西南大学博士基金(SWU112098) |
| |
摘 要: |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研究了两个典型水库型湖泊(长寿湖和大洪海)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征,结合沿岸生态系统差异,讨论其对两个湖泊中DOM性质及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岸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尤其是人为干扰)是导致两个水体DOM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两湖水体中DOM均存在4个荧光峰,且长寿湖样本中类蛋白物质含量更高;而大洪海水体中腐殖化程度较高的组分(C峰)含量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两湖DOM样本中类蛋白和类腐殖组分来源不同,而A、C峰代表的类腐殖组分存在共源性.通过荧光参数分析显示,沿岸以森林系统为主的大洪海水体DOM陆源性更强,腐殖化程度高;而长寿湖受两岸农田、果园的输入以及人为排放影响,其水体DOM具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新生DOM含量较高,其荧光特征也反映了该区域水体受人为干扰较大.与其他不同湖泊对比,进一步表明沿岸生态系统类型及人为土地利用是决定水体DOM来源和特性的关键因素.
|
关 键 词: | 三维荧光 沿岸生态系统 溶解性有机质 天然有机质 |
收稿时间: | 2014-03-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