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曝气深度对河道底泥特性及水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美丽, 刘春, 何连生, 白雪梅, 袁震, 孟睿, 白璐. 曝气深度对河道底泥特性及水质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10(6): 2909-2914. doi: 10.12030/j.cjee.201501034
作者姓名:王美丽  刘春  何连生  白雪梅  袁震  孟睿  白璐
作者单位: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2.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家庄 0500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1B08)
摘    要: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对受污河道底泥和上覆水进行研究,对比分析静置状态X0和不同曝气深度条件下(分别为水体曝气泥水界面上方10 cm,底泥曝气下方5和15 cm处,依次记为X+10、X-5和X-15)河道底泥特性及水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底泥曝气较水体曝气而言,能促进水体DO更快恢复;停止曝气,DO浓度也会维持在较高的状态,有利于有机物和氨氮的进一步去除。在相同曝气量下,底泥曝气比水体曝气能更好地去除底泥中污染物,并减少再次释放,且底泥曝气深度越深,处理效果越好,至实验结束时,X-15组上覆水中COD、NH4+-N、TN及TP浓度分别为16.25、3.03、13.39及0.09 mg/L,去除率分别为69.73%、78.36%、45.98%及84.21%;停止曝气后,经曝气处理的底泥对磷的吸附容量显著增加,并且不会再向上覆水中释放污染物,避免引起水体的二次污染。

关 键 词:污染河道   底泥曝气   曝气深度   上覆水
收稿时间:2015-03-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