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园土壤中五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
| |
引用本文: | 叶宏萌, 李国平, 郑茂钟, 袁旭音, 常雪花. 武夷山茶园土壤中五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J]. 环境化学, 2016, 35(10): 2071-2078.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6.10.2016022304 |
| |
作者姓名: | 叶宏萌 李国平 郑茂钟 袁旭音 常雪花 |
| |
作者单位: | 1. 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武夷山, 354300;;; 2.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8 |
| |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4N0030)和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JA14311)资助. |
| |
摘 要: | 测定了武夷山茶园土壤中5种有毒重金属(汞、镉、铅、铬和砷)的总量和形态分布,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与比较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通过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RSP)法解析重金属的自然与人为来源,并利用相关系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Cd以离子交换态为优势形态;Hg和Pb以残渣态为优势形态;Cr和As元素以残渣态为主.(2)RAC法评价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Cd > Pb > As > Cr > Hg.其中,Cd以人为来源为主,Hg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活动的影响,Pb受人为来源影响不显著,Cr和As以自然来源为主,基本未受人为来源的影响.(3)重金属形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元素属性有关.(4)5种重金属对比得出,武夷茶区土壤Cd富集最显著,生物有效性最高.因此,该茶区应首要关注Cd的污染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
关 键 词: | 重金属 毒性元素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茶园土壤 武夷山 |
收稿时间: | 2016-02-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