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农村黑臭河流沉积物营养盐垂向分布与污染特征分析 |
| |
引用本文: | 冀峰, 王国祥, 韩睿明, 李时银, 马杰, 曹勋. 无锡市农村黑臭河流沉积物营养盐垂向分布与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10(7): 3462-3470. doi: 10.12030/j.cjee.201502076 |
| |
作者姓名: | 冀峰 王国祥 韩睿明 李时银 马杰 曹勋 |
| |
作者单位: |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23; 2.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 南京 210023; 3.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盐城 224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3078) |
| |
摘 要: | 为揭示太湖流域农村黑臭河流沉积物中碳、氮、磷营养盐的垂向分布与污染特征,以无锡市周铁镇掌下浜(北段)为例,沿河流上游至下游共采集13个沉积物柱状样,分析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氮(NO3--N)、有机氮(Org-N)、有机碳(TOC)的垂向分布特征,并对沉积物中碳(C)、氮(N)、磷(P)的组分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TP、Org-N含量在各点位间变化幅度不同,但均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减小的趋势,即出现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TN、TP、Org-N含量在沉积物中的最大降幅分别为55.82%、69.59%和68.12%;相反,沉积物中NH4+-N含量在垂直距离上呈现随深度加大升高的趋势,上升幅度在25.39%~72.77%;在垂直方向上,NO3--N含量在1号、4号~8号采样点处含量随深度加大而升高,增幅最大为107.51%,在2号、3号和9号~13号采样点处含量随深度增加降低,降幅最大为65.17%;TOC含量呈现随深度增加递减的趋势,含量在13.12~37.52 g·kg-1变化;沉积物中C/N在8.31~19.90之间,均值为13.21,有机物以外源有机质为主;C/P比在12.24~51.84之间,均值为26.71;N/P在1.04~2.86之间,均值为2.02;沉积物中TOC、TN、TP含量两两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n=13),表明C、N和P具有同源性。
|
关 键 词: | 营养盐 沉积物 垂向分布 污染特征 黑臭河流 |
收稿时间: | 2015-03-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