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模型的黑土区碳储量时空分异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王洪彦 郑文璐 盖兆雪 |
| |
作者单位: |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 1500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No.2021YFD150010 );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学科团队项目 ( No.54940212 ) |
| |
摘 要: | 开展碳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刻画1990-2020年三江平原碳储量时间变化过程,借助重心分析和冷热点分析等方法揭示研究区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呈下降趋势,碳储量变化量为-11.93×107 t,其中林地碳储量变化量为-5.28×107 t,而建设用地碳储量变化量为10.56×106 t;②199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地区,碳储量低值区零星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碳储量热点区和冷点区均呈片状分布格局,冷点区范围扩张且呈散点状分布,热点区范围变化不大.碳储量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650 m,经历"东南-西北-东南"的迁移过程,呈倾斜"V"字型,其中2000-2010年重心偏移距离最大,向西北偏移720 m;③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趋势一致,决定着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其中林地-耕地、水域-耕地和耕地-建设用地导致碳储量损失最大;④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仅仅是导致碳储量时空分异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未转变土地利用类型总碳储量变化量为-5.92×107 t,其中耕地-耕地碳储量损失最大,碳储量变化量为-2.91×107 t,其次是林地-林地,碳储量变化量为-2.73×107 t.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